本轮巴以冲突全面爆发背景下再次四处游荡的“大欧罗巴计划”前景如何?
【据媒体报道】
10月30日,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乌克兰军队向克里米亚发射了八枚“风暴之影”巡航导弹,全部被击落。
10月30日,在阿富汗西北部接连发生强震后,欧盟宣布通过“空中走廊”向地震重灾区赫拉特省运送92吨援助物资,帮助当地受灾民众渡过难关。
10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同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举行第二十四次中法战略对话。双方就中法、中欧关系及国际地区问题进行了友好深入的交流,一致同意发挥好战略对话重要作用,推动两国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讨论纪要】
●八枚“暴风阴影”巡航导弹的目标大概率是刻赤大桥
俄罗斯很可能因在巴以问题,乌克兰问题上的战略误判而承担更大的战略风险。
在我们看来,八枚“暴风阴影”巡航导弹的目标大概率是刻赤大桥。也只有刻赤大桥值得俄罗斯动用如此密集的防空系统进行防御。在我们看来,一旦刻赤大桥被毁,在卡霍夫卡水电站被摧毁后,尤其是冬季来临后,俄方对东乌四州以及东乌前线的后勤补给将变得十分困难。
●欧盟及时向俄罗斯送上“枕头”一起重温“大欧罗巴计划”的旧梦
欧盟向阿富汗运送地震救援物资的“空中走廊”让我们想到了“莫斯科通道”,在我们看来,这或是俄罗斯因应本轮巴以冲突全面爆发,侥幸心理大起,自我“飘了”、心思“活了”的具体表现,欧盟显然及时向俄罗斯送上“枕头”并与之一起重温“大欧罗巴计划”的旧梦。
俄罗斯和欧盟于巴以冲突全面爆发背景下的“眉来眼去”符合“大欧罗巴计划”所谓“双中心”的特征。在欧美仍处于“高度合流”、距离“公开争吵”尚有距离的背景下去观察,“大欧罗巴计划”更多对俄罗斯而言起到的是一种战略诱骗和战略麻痹作用,因为俄罗斯阿富汗问题上一直有根“刺”,那就是其阿富汗政策小九九,显然今天的欧盟(西方)就是想要催化其“茁壮生长”。
●看上去也摆出一副闲庭信步、悠然自得状的俄罗斯实际上正在承受隐性战略风险的陡然飙升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再去看美国(更多是国家利益)的两个选择,也就是,要么瞄着中国孤注一掷,要么瞄着俄罗斯战略冒险。显然,后者对美国(更多是国家利益)而言,风险更小,收益更大!所以,我们将美国和俄罗斯进行对比,如果说,明面上,因巴以冲突压力集中于美国,那么,暗地里,压力则是集中于因巴以问题,乌克兰问题战略误判的俄罗斯。看上去也摆出一副闲庭信步、悠然自得状的俄罗斯实际上正在承受隐性战略风险的陡然飙升。有趣的是,在“大欧罗巴计划”之“死灵魂”四处游荡之际,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恰巧访华,不排除其向中国“暗中建议”,于巴以问题上“坑杀”美国的可能性。如此一来,“大欧罗巴计划”之“虚拟排斥美国,虚拟拉拢中国”的典型特征显露无遗。
●今天的美国与2008年的美国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颇有几分神似
推动“南亚破局”进程,促使中俄战略互信完全解构一直是美国(西方)致力于完成的一件大事,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接近彻底解决中国问题。其中,欧盟是主要的“争取对象”。在美国就科索沃问题向欧洲利益纳了“投名状”后,美国开启“战略腾挪”,于是也就有了后续的几轮“排列组合”。“第一轮排列组合”后,也就是美国于2008年策动格鲁吉亚战争失败后,俄罗斯和欧盟启动“欧俄新关系”令美国极度恼火。这之后,次贷危机来临,代言西方资本利益的美国资本利益通过“雷曼兄弟事件”全面引爆欧洲债务危机,开启“第二轮排列组合”。由于格鲁吉亚战争失败的被动,美国同样在当时选择相对示缓中国。有趣的是,今天的美国恭恭敬敬邀请王毅访问,与当年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直飞北京参加奥运会真的非常相似。
●无论美国“出坑”还是“不出坑”,“大欧罗巴计划”的前景恐都不妙
在我们看来,在美国就本轮巴以冲突“没有出坑”、且“很难出坑”的情况下,“大欧罗巴计划”在“虚拟排斥,实则拉拢美国”的问题上很难操作。这涉及欧美国家利益、欧美资本利益之间的矛盾,受其制约,尤其在西方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日渐式微的背景下,包括欧美国家利益在内的世界范围内各国国家利益“制约因子”的作用在不断彰显。
至少目前阶段,在仍代言西方资本利益的美国资本利益眼中,目前美国平台还不能死掉,因为欧洲平台似乎还不成熟。这个矛盾的撕裂点就集中在巴以问题和乌克兰问题上。也就是说,想要平衡这些矛盾,对于目前游离于欧美平台之间的代言西方资本利益的美国资本利益来说,很难!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很难”中的最大难点就在于中国综合实力和世界影响力的快速增加,对于仍然信奉帝国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整个西方世界对中国一筹莫展,也没有谁能够单独面对中国。所以,国际社会面对死灰复燃的“大欧罗巴计划”,既要看到风险,也要看到机遇。应对的关键就在于让美国(更多是国家利益)陷在“坑”中无法脱身,让欧洲利益在“坑”边徘徊始终不敢去救。对此,我们相信,国际社会必然会适时选择注入“变量”,逐渐促使“虚拟排斥美国”变为“实质性排斥美国”,促使“虚拟拉拢中国”变为“实质性依靠中国”,并将斗的目标集中在“坑”中的美国(更多是国家利益)之上。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以色列对加沙地区的军事进攻一定会逐渐升级,而整个巴以问题处理的过程更会伴随着“打打谈谈”和“谈谈打打”,如此,美国想要“出坑”恐怕很难,而只要欧盟不肯相救,欧美分歧最终总会走到“公开争吵”的地步。不过反过来思考,如果美国最终因俄罗斯的战略误判迫使欧盟在中东方向提供其急需的战略策应进而“出坑”,那么焦点将再度转向乌克兰方向,而“大欧罗巴计划”则无法继续执行。
●中国对中东地区战场信息的掌控能力恐怕早已今非昔比
10月30日,中国海军第44批护航编队按计划抵达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开始进行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无论如何,中国的军事力量已经在中东地区(包括军事卫星,以及中国出口中东的各类武器系统,这后面联系的是中国全球军事体系),中国对中东地区的影响能力、战场信息的掌控能力恐怕今非昔比,美以想要搞单方面信息透明是不太容易的。
【相关话题】
第6269期-在美国在巴以问题上进退维谷之际,欧盟开出了“代管相关军事资产、转交中东问题主导权”的“帮忙”条件(2023-10-26)
第6275期-俄前高官苏尔科夫提出“俄美欧三位一体论”表明俄内部确有“大欧罗巴计划”的受众市场(2023-10-27)
第6280期-在美国于本轮巴以冲突应对中进退维谷之际,俄罗斯宣布“瓦格纳集团”重返乌克兰战场不合时宜(2023-10-30)
东方点评伊朗在叙利亚境内击落以色列“F-35”战机之“传闻”
【据媒体报道】
近日,网上流传出来伊朗在叙利亚发现并击落“F-35”战机的消息。专家指出,叙利亚此前曾经接收过中国制造的雷达系统,包括“JY-27”远程反隐身米波雷达、“JYL-1”三坐标监视雷达以及“120型”低空目标识别雷达,主要部署在叙利亚中部的巴尔米拉地区,这些雷达系统有能力发现隐身五代战斗机。
【讨论纪要】
如果消息属实,这或是世界第一例“F-35”战机在实战中被击落的战例,将会极大限制以色列军事行动的效率和范围,包括美国、以色列等西方国家对伊朗的军事压制能力也会被极大削弱,甚至对本轮巴以冲突后续走向,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部署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叙利亚和伊朗方面,完全有可能通过使用“JY-27”米波“反隐形”雷达击落“F-35”战机。而以色列之所以动用“F-35”战机也是最大限度降低己方飞机被击落的风险。当然,能够精确定位并引导防空武器击落“F-35”战机的不仅仅只有“JY-27”雷达一种。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向中东地区出口的武器系统也是中国国防军事体系在境外的一种“有效延伸”。
【相关话题】
第2359期-走进朝鲜双十阅兵(3):以今天美军战力可否阻挡朝鲜半岛常规军力的再平衡与解放台湾?(2020-10-12)
第5100期-从珠海航展观察,国际社会一旦全面武装朝鲜,西方恐怕吃不了兜着走!(2022-11-6)
第5173期-从反分裂法角度、台湾局势出发,结合珠海航展,小谈什么是“虚拟军事基地”(2022-11-29)
为什么说国内新能源车企对欧盟启动反补贴调查不必过于担心?
【据媒体报道】
10月25日,欧委会宣布,经抽样方式确定选择比亚迪、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三家中国车企启动反补贴调查。9月13日,冯德莱恩宣布,计划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10月4日,欧盟发布立案公告,正式对产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调查期预计不超过13个月。欧盟此举在国内引发热议,行业内对中国电动车出口欧盟前景的担忧情绪愈发强烈。
【讨论纪要】
我们注意到调查公布的时间是在2023年慕尼黑车展之后。比亚迪电动车在慕尼黑车展的惊艳表现彻底惊呆了欧洲人。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东京车展。中国在欧洲市场出售的电动车价格远高于国内,并不构成反倾销。所以,在我们看来,反补贴调查的出台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恐惧。
德国车企反对欧盟对中国车企的反倾销调查并不是出于公正,而是担心自己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众所周知,中欧贸易,尤其是中德双边贸易中的主要部分和日本类似,都是传统燃油车的零部件。德国很清楚,美国都扛不住中国的反制裁,德国更没戏。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未来中国车企中的大部分会走入历史,从这个角度来观察,有些车企对欧盟的反补贴调查表示担忧也情有可原。但对于比亚迪而言,则无需过分担忧,不仅比亚迪生产布局已经分散、遍布全球,而且新能源车的核心技术也几乎都掌握在中国手上。
此外,在我们的持续观察中,能够继续维持一段时间的传统燃油车红利恐怕是欧洲污蔑中方对中国车企进行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他们又因惧怕美国新能源车的压制而不得不选择和中国在新能源车方面保持某种合作关系。欧洲的政治体制对欧洲发展限制作用非常明显,如“部落联盟”般散沙一盘的欧洲国家很难形成合力与中,美这样的统一国家做系统性、长期对抗,反而成为对方博取地缘政治利益的牺牲品,俄乌战争的爆发就是例证之一。
【相关话题】
第4721期-串讲:德、日、韩等上半年贸易逆差纷纷创纪录、英国拟进一步废除金融监管法规、中国新能源车杀入海外市场(2022-7-21)
第5335期-从比亚迪发布高端汽车品牌“仰望”,小谈中国智能新能源车行业未来发展(续)(2023-1-15)
第6172期-串讲:“新债王”冈拉克为何称“美经济崩溃美元将贬值”、欧盟补贴传统车企也是印钱借口之一(2023-9-21)
东方点评世行警告巴以冲突或导致油价破百
【据媒体报道】
10月30日,世界银行警告说,如果中东冲突升级,原油价格可能升至每桶150美元以上,主要产油国或许会削减供应,则有可能重演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价格冲击。即使在产油国中小规模断供情况下,油价就会破百。世界银行警告,巴以冲突一旦扩大,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还将推高运输和化肥成本,使农产品更加昂贵。
【讨论纪要】
IMF毕竟是个专业金融机构,所以,有些“专业功课”还是要做的。在本轮巴以冲突刚刚爆发的前半个月,东方时事解读曾就世界原油价格受其影响进行了初步评估,我们认为在那段时期,对世界油价影响有限。但现在,随着巴以冲突的持续发酵和可能的全面升级,世界范围内对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预期越来越强。之所以世界原油价格如此受到关注,原因就在于原油价格升高会导致基本生产、生活资料价格大幅升高,这对于目前世界经济仍旧持续下行大背景下的通胀控制问题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
【相关话题】
第6148期-为什么说“逼死美联储”的并非沙特减产原油推升通胀,而是美国不同金融资本利益集团之间的纷争?(2023-9-14)
第6210期-串讲:巴以冲突对油价影响有限、如何看待多家房企在美申请“破产保护”、传言称华为设立大宗商品对冲团队(2023-10-8)
第6213期-串讲:巴以冲突对油价影响不会超过乌克兰战争、为何奔驰等德国车企选择与华为而非美国企业合作?(2023-10-9)
东方点评七国集团呼吁撤销对日本食品进口限制
【据媒体报道】
10月30日,七国集团呼吁撤销对日本食品进口限制,共同应对经济胁迫,中国驻日使馆回应经济胁迫是G7“专利”。
10月30日,美国驻日本大使拉姆·伊曼纽尔接受采访时称,美国将首次为驻日美军在当地采购日本海产品,此举是对中国实施日本水产品进口禁令的回应。
【讨论纪要】
的确有一些国家解除了对日本海产品进口禁令,但从总体上看,西方世界目前尚未就此问题达成统一、落实的应对策略。据日本农林水产省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在2023年上半年成为世界范围内减少进口日本农林水产最多的国家。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于美国“双标”的质疑,因为主要减少的食品主产地都位于核污染水排放影响区域。讽刺的是,在“首次为驻日美军在当地采购日本海产品”问题上叫得震天响的美国,第一批次日本海产品采购量不足1吨,而日本全年的水产品总量约为450万吨。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中,之所以此时此刻西方一起发声力挺日本,主要原因在于,在本轮巴以冲突全面爆发的背景下,本就经济情况愈发艰难的日本和韩国进一步表现出“远美近中”的趋势,这令西方感到震惊和恐惧。于是也就有了所谓“七国集团呼吁撤销对日本食品进口限制共同应对经济胁迫”的说法,意图就在政治上为日、韩打气、壮胆。不过,由于中国对全部日本海产品禁运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发酵和蔓延到日本其他产业及产业链上,比如食品加工、旅游、珠宝等。而G7集团显然没有切实办法解决日本遇到的困境。最后需要再次强调和提醒大家的是,谨防撤销日本海产品禁令的相关国家将日本海产品“转销”中国。此前有消息,挪威就参与了日本三文鱼欺诈事件而被中国海关查处。
【相关话题】
第6082期-在日本极右政权悍然排放核污染水的背景下观察,美、欧、日已成为与国际社会对立的“新轴心阵营”(2023-8-25)
-
东方时事解读QQ群讨论纪要-详细版(2022-10-20)
2022-10-20 -
东方时事解读-等待性质的新闻-【第2022-279-280期】
2022-04-24 -
东方-时事漫谈 2021年05月21日
2021-05-24 -
东方-经济视点【第2021-029】
2021-05-16 -
东方-时事漫谈2021年04月03日
2021-04-04 -
东方-时事云评【第20201215-264期】
2020-12-20 -
东方-时事云评【第20201207-259期】
2020-12-16 -
2020年12月15日-测试001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