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此前,东方时事解读明确指出,在伊朗当局看来,既然以色列要占领整个加沙地带,首先一条,被以军强行驱赶的难民就会不顾一切地涌入约旦,尤其是埃及,所以,势必引起约旦河埃及的强烈反应。所以,在伊朗当局一面谴责国际原子能机构不负责,另一面却又“开门迎客”的情况看,其一,继续观察约旦、埃及会不会先和以色列打起来;其二,伊朗当局显然想要借此机会缓冲一下,甚至试图躲过此劫。对此,我们认为,伊朗当局眼中的“机会”,客观层面是有的(更多内容请参考2025年8月5日第2025-1304期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2025年8月5日第8309期东方·时事音频)
【最新验证】8月6日,埃及总统塞西强烈谴责称,以色列对加沙的军事行动已演变为“消灭巴勒斯坦事业”的战争。他表示,目前埃及有5000多辆援助卡车随时准备进入加沙地带。
【简评】正如我们所评估的那样,面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坚持推动“全面占领加沙”,在“200万巴勒斯坦难民或被以军强行驱逐至埃及西奈半岛”这一问题上核心利益受损的埃及,率先做出了强烈反应:不仅埃及总统塞西明确针对“以军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发出强烈谴责,埃外交部也呼吁国际社会“采取紧急行动制止以方‘傲慢的强权政策’”,与此同时,埃方将5000多辆援助卡车调往加沙地带附近,意在“就地救助巴勒斯坦难民,在边境封堵可能涌入该国境内的难民潮”。
换言之,埃及已感受到了“以军或拆除拉法口岸等地的铁丝网和隔离墙,制造‘巴勒斯坦难民涌入埃及’之既成事实(考虑到国际舆论压力等因素,埃及当局难以采用武力手段强行阻拦难民)”的极大危险。而伊朗之所以试图通过“一边谴责国际原子能组织在伊朗合法核设施遭美以军事打击问题上渎职,一边再邀国际原子能组织工作人员十日内赴伊展开工作”,逃避“美以因内斗升级,极有可能再次军事打击伊朗”之危险,在“以邻为壑”层面将战火导向约旦、埃及方向,也正是看准了“约旦特别是埃及,或因加沙被以军全面占领引发的难民问题,与以色列之间冲突一触即发”!
此外我们注意到,8月7日,在美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印度输美产品加征50%关税后,印总理莫迪首次回应称,即使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他也不会损害印度农民的利益。这是继印方放风“美印贸易谈判主要分歧在于,美方欲为‘MAGA农产品’开拓印度农产品市场”、借此向印度国内暗示“只有莫迪政府能够顶住美国压力维护印度农民利益”之后,莫迪政府首次就这一问题公开、明确地向印度农民做出承诺。不难看出,此举进一步强化了我们关于“洞朗事件时已经在‘农民上街’方面吃过亏的莫迪政府,有意瞄着‘西方或再次煽动印度农民街头抗议活动’未雨绸缪”的相关评估(更多内容请参考2025年8月6日第8316期东方·时事音频)。
-
《衍射-东方音频讨论-AI版-经济部分》星期三 2025年...
2025-10-30 -
东方时事解读QQ群讨论纪要-详细版(2022-10-20)
2022-10-20 -
东方时事解读-等待性质的新闻-【第2022-279-280期】
2022-04-24 -
东方-时事漫谈 2021年05月21日
2021-05-24 -
东方-经济视点【第2021-029】
2021-05-16 -
东方-时事漫谈2021年04月03日
2021-04-04 -
东方-时事云评【第20201215-264期】
2020-12-20 -
东方-时事云评【第20201207-259期】
2020-12-16 -
2020年12月15日-测试001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