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西方通过波兰导弹事件测试出俄罗斯仍未下定决心之后,必然进一步加大对俄施压力度,比如围绕扎波罗热核电站(包括乌克兰境内其它核电站,以及非物理手段,比如网络攻击)安全问题,普京政权稳定问题,威慑白俄罗斯问题等(更多内容请参考2022年11月16日第2022-504期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第2022-358期等待性质的新闻)
【最新验证】11月15日,赫尔松州代理州长弗拉基米尔·萨尔多说,位于赫尔松州的卡霍夫卡水电站已经停止发电。
11月16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称,在扎波罗热核电站周围建立安全区很难,但不是一个能不完成的任务。当天她还表示,国际原子能机构使团计划于11月和12月造访乌克兰4座核电站。
【简评】结合上述消息不难看出,正如我们评估的那样,在通过“波兰导弹事件”测试出俄罗斯并未下定决心对抗西方之后,西方开始从各方面进一步对俄施压:作为扎波罗热核电站备用电源的卡霍夫卡水电站停止发电,西方邪恶势力也在围绕扎波罗热核电站以及乌克兰的其他核电站安全问题继续对俄罗斯进行核讹诈。与此同时,白俄罗斯也警告“波兰或攻击白俄罗斯”,一旦如此俄罗斯就面临“是否启动俄白两国军事条约相关条款”的拷问,若启动,则必将打破俄罗斯目前执意“等冬天”的局面。
此外我们注意到,仅在波兰导弹事件发生后一天,美国总统拜登、美国军方、波兰和北约纷纷在11月16日发表声明称该事件并非蓄意袭,可能是乌克兰防空导弹造成,这与我们关于“波兰导弹事件是西方一手制造,俄罗斯惧怕与北约直接冲突、更惧怕乌克兰发生核灾难,并未主动挑事”的评估相符。对西方而言,波兰导弹事件既可以为“若俄西谈得好,可以用该事件‘甩锅’、污名化乌克兰”做铺垫,还能成为西方对俄罗斯进一步极限战略讹诈的手段,也就是用“北约随时可能因乌克兰方向的类似突发事件与俄罗斯爆发直接军事冲突”恐吓俄罗斯,以此要求俄罗斯加速推动俄西谈判取得进展。
-
东方时事解读QQ群讨论纪要-详细版(2022-10-20)
2022-10-20 -
东方时事解读-等待性质的新闻-【第2022-279-280期】
2022-04-24 -
东方-时事漫谈 2021年05月21日
2021-05-24 -
东方-经济视点【第2021-029】
2021-05-16 -
东方-时事漫谈2021年04月03日
2021-04-04 -
东方-时事云评【第20201215-264期】
2020-12-20 -
东方-时事云评【第20201207-259期】
2020-12-16 -
2020年12月15日-测试001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