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布新闻

【漫谈】20210210-1

发布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1-02-18


 

【新闻素材】据相关媒体2月10日报道,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MH370航班失踪事件发生近7年后,法国调查记者弗洛伦斯·德·商伊于其近日出版的新书《马航不可能的消失之谜》中提供了一些有助于揭开飞机失事谜团的线索与分析,商伊认为,MH370失踪或与当时美军与多国军队正在进行的军事演习有关。

 

英国《每日快报》指出,商伊在其新书中就MH370无故从雷达上消失提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她分析指出,这架飞机的信号是“分阶段逐渐消失的”,而这表明飞机在失事前“受到了干扰”,她推测这可能是由“一架预警机在周围屏蔽了客机的信号”所造成的。

 

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的前政治顾问郑文杰在接受商伊采访时指出,在MH370客机失事“几乎相同的时间”内,曾有两个“重大军事演习”在“同一海域范围内”展开,而这两个代号分别为“天虎”与“金色眼镜蛇”的军事演习中均有美方参与。商伊对此表示十分惊讶,并在书中写道:“我并不知道这些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已经或即将在这片海域举行,没有人知道。”商伊强调,在此后几十次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各方也都没有提到这些军演。

 

【时事漫谈】在MH370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东方时事解读就将其定性为一起西方邪恶势力在国家和组织层面策划高技术恐怖劫机事件。我们给出这样的定性是因为当时中国正在经略南海,俄罗斯南亚政策或对华政策正面临选择,西方需要测试甚至诱导俄罗斯对外政策取向。

 

早在2014年,西方就准备把“中东时间陷阱”进行外溢。当时我们已经提出了“欧美初步合流”的说法,欧美初步合流之后,西方选择泰国作为“中东时间陷阱”外溢的第一站,所以有了实际上是冲着中国而来的“泰国之乱”。

 

由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得非常强硬,展现出了“不论中国在南海战场的建设是否完成,必要时都会绝对控制南海(换言之,不行就摊牌)”的决心,而西方无法面对摊牌的局面,于是西方被迫暂停了“泰国之乱”,并将乌克兰作为“中东时间陷阱”外溢的第二站。

 

由于西方急需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出现根本性调整,而乌克兰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当时我们还一并提出了另一个说法,即在欧美初步合流之后,在欧美挑起“乌克兰之乱”的过程中,欧洲利益在西方资本的支持下,自二战之后第一次在西方阵营中主导策划重大国际事件。当时的局面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变化,正是因为欧美利益在西方资本的居中调和下经历了利比亚和叙利亚的利益交换,恰恰在这一利益交换过程中出现了美国大使在班加西被定点清除的一幕。

 

在此之后,东方时事解读认为“乌克兰之乱”的主要主导者是欧洲利益而不是美国利益,在乌克兰问题上欧洲处于主导地位,美国处于从属地位。当然,真正的主导者还是西方资本,而西方资本仍然由美国资本代言。

 

“乌克兰之乱”发生之后,虽然俄罗斯的对外政策没有做出明确选择,但东方时事解读却反复强调,如果未来俄罗斯在2015年7月份之前不能配合国际社会打断对国际社会危害极大的西方资本微调后的中东战略,中国很可能在2015年7月这个时间点之后作出自己的战略调整。

 

早在2014年年初,东方时事解读就反复强调一个观点:欧洲最晚在当年6月份降息。欧洲直到2014年5月都没有降息,有人就问我们是否要改变这一判断,我们坚持不改变,结果进入6月份之后欧洲央行突然宣布降息。

 

当时我们还一起提出了另一个观点:一旦欧洲央行6月降息,美国就最早可以在14年8月开始加息。这个加息不是单纯的金融行动,而是在瞄准中国进行金融攻击,也是在瞄准南方经济特别是金融上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

 

西方邪恶势力瞄着某个南方经济,比如印度、巴西等国,定向引导一场金融危机,从而顺势“水淹南方”。我们把他们可能会这么做的时间点放在了2014年年底,所以有了欧洲央行最晚6月必须降息这一判断,只有欧洲央行6月份降息之后才会为美联储加息腾出空间。

 

当时中国在金融上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即“毒贷款”问题,当时中国的房地产企业海外融资总额高达1万多亿美元,而且贷款额度在2014年年底达到顶峰。西方瞄准了这个问题,所以6月欧洲央行果然降息后,“水淹南方”的危险就急剧放大了。

 

某种意义上说,2014年的情况非常危急,东方时事解读当时“图穷匕见”来描述当时的危险情况,所以我们当时反复强调中国要做最坏打算。需要说明的是,当时我们设想的最坏的算比今天严重得多,如果当时摊牌,中国即便胜了,付出的代价也会比现在摊牌惨重得多。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西方为进一步对俄罗斯施加压力迫使外交政策有所调整,从而精心策划了MH370事件,而且在事件发生之后通过北约或者欧美联手迫使南海周边国家拒绝向中国提供任何有效信息。

 

西方意图在方方面面面前公开测试所谓的“南海国家”是听西方的还是听中国的,试图通过一份不利于中国“必要时绝对控制南海”的“测试报告”测试诱导(当时正在承受乌克兰局势的极大压力的)俄罗斯的对外政策走向。

 

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菲律宾等南海周边国家大部分都有军用雷达,在正常情况下,他们绝对能侦察到MH370的飞行轨迹,但最终没有一个国家慑于西方资本邪恶势力的淫威未敢于向中国提供有效信息。西方资本邪恶势力虽然在恐吓别国层面上暂时得逞,但中国也展现了“必要时我能调动战略力量控制南海”的强硬态度,双方在南海问题上进行了非常激烈的对撞。

 

中国调动战略侦察力量,太空中调集了十几颗卫星,空中动用了图-154,还派出了军舰编队,对南海进行地毯式搜索,但鉴于此次事件为西方资本邪恶势力精心策划,中国对于是否能搜索到线索心中早已有数,与其说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倒不如借此机会把南海战场建设进一步夯实,比如,测绘相关丢的海底地图等。

 

西方把这些综合信息呈现给俄罗斯,让俄罗斯看清中国在南海是什么状况、南海国家是什么状况,诱导俄罗斯对外政策向不利于中国的方向转变。

 

当时俄罗斯的实力比现在强很多,尽管我们认为那个时候俄罗斯的中东战略已经露出了败相,俄罗斯可能要付出很大代价(比如在乌克兰问题上),但当时俄罗斯并不认为其叙利亚政策已经彻底失败,俄罗斯当然不愿意做出选择。所以时任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访问北京之后一回去政权就被推翻,西方借此对俄罗斯进一步警告施压。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当时西方对俄加压就是想在俄罗斯身上打开缺口,实现欧美联手“南亚破局”。需要强调的是,西方有“南亚破局”想法并非从这个时候才开始。

 

早在“三轮排列组合”之前,也就是2007年,美国就想单方面“南亚破局”。当时借助911事件蛙跳进入中亚的美国就想拉欧盟一起针对中国,实现“南亚破局”。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对当时的“南亚破局”和现在的“南亚破局”定性不太一样,当时的“南亚破局”是指西方围绕着克什米尔问题做文章打破南亚的局面,欧美联手封堵巴基斯坦通道让中国彻底丧失对中东的影响力。

 

由于当时有“中俄三边战略协调”,欧盟拒绝了这个要求,随后2007年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某种意义上讲,这可以说是美国向欧盟交了一个“投名状”,以此显示美国想与欧盟合作的诚意,但又没有到诚意极大的程度,换言之,美国就是在询问欧盟“你拿了这么一个好处之后跟不跟我干?”

 

对欧盟而言,美国让科索沃独立似乎是给了欧盟一个“投名状”,但这却直接损害了俄罗斯的利益,一旦欧盟“笑纳”,必然中了美国的离间之计,欧俄战略互信将会受到较大负面影响。此外,欧盟要顾及“中俄三边战略协调”,再加上包括俄罗斯、以色列在内的很多国家都不承认科索沃独立,欧盟想要彻底吃下科索沃独立这枚“果子”恐怕也非易事。于是欧盟就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即:科索沃虽然独立,欧盟也可以给美国提供“南亚破局”的配合,但不会提供实质性配合,换言之,美国打算通过科索沃独立进程瓦解中欧俄战略协调难度较大。

 

于是在科索沃独立的后续发展中,我们引入了“大国间战略排列组合”的概念。在2008年到2014年的6年多时间里,局面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从美国想敲打俄罗斯变成了欧美联合敲打俄罗斯。由于“埃及之乱”的后续发展产生了“利比亚之乱”、“叙利亚之乱”,在这个过程中欧美利益得到了有效缓解,或者说欧美的有些矛盾(比如欧美国家利益的矛盾)得到了有效调和。

 

即便如此,俄罗斯也没有全面屈服,所以西方想利用MH370事件对俄罗斯的南亚政策进行测试与引诱,试图让叙利亚政策已露败象的俄罗斯在看到不利于中国“必要时绝对控制南海”的“测试报告”之后,与西方联手合作针对中国。所以我们在MH370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将其与俄罗斯的对外政策联系在了一起。

 

需要补充的是,当时俄罗斯不屈服是因为他认为西方搞的“中东防火墙”明显是针对中国的,自己不是西方的目标,有机会坐收渔利。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俄罗斯再次犯了和前苏联在二战中错误地认为德国不可能在解决英国之前开第二条战线对付自己一样的错误。俄罗斯错误地认为西方的目标首先是中国,实际上由于当时中国的实力比俄罗斯强大的多,西方不可能主动攻击中国,而西方又不可能放任中国问题不管,于是对西方而言,唯一的办法就是先解决俄罗斯问题,再解决中国问题。

 

西方不能承受和中国摊牌的结果,这个结论到现在都有效,而且越来越有效。西方知道和中国硬碰将令俄罗斯受益,所以试了一把“泰国之乱”,在看到中国的态度非常强硬之后马上掉头,“中东时间陷阱”最终外溢到了乌克兰方向。这就是14年乌克兰之乱发生之后马航事件马上紧接着发生的原因,也是我们说MH370事件与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对外政策选择脱不开关系的原因。

 

回顾了这段历史之后,我们再看西方突然重提MH370事件,就知道事情的本质仍然没有改变,西方这么做有以下几个目的:

 

第一,唤醒历史,让俄罗斯、中国及与MH370事件有直接间接关系的国家去思考“莫斯科之乱”是否有可能演化为“俄罗斯之乱”。

 

2014年马航370事件与乌克兰之乱先后发生是一个逻辑,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种逻辑:1月31号莫斯科再次发生骚乱,随后西方重提MH370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将莫斯科发生的骚乱称为“莫斯科之乱”(街头运动)而不是“俄罗斯之乱”,是因为这场骚乱现在并未导致“乌克兰之乱”那样的政权更迭,与我们所评估的“俄罗斯之乱”有所区别。

 

第二,西方的主要意图与7年前一样,仍是测试、诱导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倾向做出更加明确的选择(放在今天就是“南亚破局”)。

 

此前俄罗斯判俄反对派领导人纳瓦利内三年刑期,抄了一些俄罗斯反对派的家,俄罗斯这么做就是想看看这些事情发生之后欧盟会如何对待俄罗斯。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访问俄罗斯时在纳瓦利内的事情上不依不饶,而前面有缅甸问题、伊朗问题的俄罗斯有底气强硬,所以当面“打脸”博雷利,宣布驱逐欧盟3国外交官。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西方开始通过一些渠道重提MH370事件。这意味着西方对俄罗斯施压的厉害手段还在后面,西方要配合重提MH370事件对俄罗斯继续施压,迫使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倾向有更加明确的选择(放到今天就是南亚破局)。

 

所以我们看到这两天西方又拿出了老一套,在重提MH370事件的同时对俄罗斯拳打脚踢。一边是西方针对俄罗斯搞演习,一边是美国将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派往挪威,从靠近北极圈的位置对俄罗斯施加军事压力,另外就是继续用“北溪二号”向俄罗斯施压。

 

“北溪二号”问题上,西方在继续唱“双簧”,不仅美国在向俄罗斯施压,欧盟内部也有一些国家要求德国叫停这一工程。有趣的是,德国对此反应非常强烈,默克尔表示宁可退出欧盟也不停工。

 

第三,挑拨南海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西方重提MH370事件就是再次在方方面面面前公开询问南海国家经过7年之后对中国是什么态度,有没有什么改变。到目前为止,南海国家对中国的态度不会公开有太大改变,但是事情也在变化,比之六、七年前,今天的中国在南海周边的影响力更加具体、深厚:一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对方变得越来越弱,我们变得越来越强;二是在疫情冲击下,对方的应对越来越杂乱无章,而我们的应对非常有力。举个例子,在疫苗问题上只有中国能帮助他们,这就是与7年前相比极大的不同之处。

 

当年西方完全是用强迫性的态度命令南海周边国家必须如何如何做,否则就要被西方收拾。今天西方重提MH370事件时,虽然仍是想测试南海国家对中国的态度,但意图与当初已经有所区别。

 

7年前中国的南海战场建设还没有完成,尽管我们14年就说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但当时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还不像现在这么显著。经过新冠疫情之后,中国的经济实力藏都藏不住了,南海的周边国家也对此有深刻感受。在“美国不行了”的看法折射下,南海国家现在也许不会完全听中国的,但是他们对中国的态度和7年之前有极大的区别。

 

第四,翻出历史旧账,在某种意义上将南海国家推到中国的对面,妄想中国会因MH370事件在与南海国家深入合作的问题上有所忌惮。

 

新闻素材中提到,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的前政治顾问郑文杰在接受商伊采访时表示,在MH370客机失事几乎同时,“天虎”、“金色眼镜蛇”这两场均有美军参与的军事演习正在进行。

 

“金色眼镜蛇”的主角一向是美国军队和泰国军队,但六、七年前无论是泰国还是马来西亚前总理都没有向中国提供有效信息。当年南海国家没有给中国提供MH370事件的有效的信息,恐怕现在能提供有效信息也说不出口,因为这涉及到当年为什么不提供这些信息的问题。

 

到现在为止,中国都将MH370定性为“失联”,也就是说这件事对中国而言还没有过去。这是一笔旧账,也可以说是一笔血债,中国人民不会忘记MH370事件,西方抱着“你们之间的关系不是那么简单就能说翻页就翻页”的小心思。从某种意义上讲,西方翻出这些旧账的险恶意图在于故意将南海周边涉及马航370失联之迷的国家或势力推到中国的对面。

 

第四,从另一个侧面彰显西方对南海区域许多国家的深厚影响力。

 

西方当时之所以能成功策划MH370事件,就是因为西方对南海国家有深厚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现在仍未消除。

 

第五,重提MH370事件会影响到泰国、马来西亚等一些南海周边国家,而泰国是一个有军事政变传统的国家,某种意义上讲,泰国会对缅甸有一些示范效应。


(编辑:树上。校对:振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