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经济视点》
【第2024-372期】
1、【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清零,释放何种信号?】
9月8日,2024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发布,取消了制造业领域的最后两个条目,即:删除了“出版物印刷须由中方控股”,以及“禁止投资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2个条目,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管理,给予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
【经济视点】有网友担心,允许外资投资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生产,我们的中成药保密处方是否有泄露风险,还有网友担心中药价格被外资控制。我们认为,对于放开制造业的最后两个条目,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可以参考银联的例子。2014年中国对外资放开银行卡清算市场,当时大家都喊“狼来了,银联地位或不保”,结果呢?如今看来,外资银行卡并未撼动银联地位,其在国内的份额始终不大。对于中医药,国家已经连续出台多项相关政策,强化对中医药的保护。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大家要自信,这恰恰说明国家强大了,在全球经济满地鸡毛正在加速滑向“深水区”、欧美日韩印东南亚等国家都有爆发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们正在做好吸收全球资金的准备!
2、【如何看“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
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近日印发通知,明确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拟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
【经济视点】有观点认为外商独资医院的引入,既与国内医院形成互补,又能发挥鲶鱼效应,倒逼国内医院更好发展,形成竞争。我们不赞同这一观点。医疗行业不同于其它行业,医疗行业一定要坚持公益化,医疗改革一定要坚持“非资本化”、“非市场化”,让老百姓有公平的就医机会,中国的医疗资源应主要为大多数群众服务且服好务,这才是正道。
外商独资医院就医价格不菲,专为高净值人群服务,其必然高价大量聘用中国公立医院中技术水平高的医务人员,对公立医院的资源形成挤兑,在生命平等的当代文明下,这明显有违公平、公益,更是有将我们的医疗体系推向进一步商业化、资本化的趋势。
中国目前的医疗体系本就是完全照搬美国,连疾控中心的名称都是照搬,中国疾控中心和美国疾控中心的名称都叫CDC。美国的医疗体系已经并入膏肓,不可救药,中国医疗还要步其后尘吗?
中国的医改总体而言是失败的,这表现在医疗、教育、房地产被老百姓诟病为“新三座大山”,即便目前力推三明医改,我们也不认为三明医改会是中国医改的最终方向,而更类似于医疗产业化造成恶果后的某种临时补救。
总体而言,我们不赞成外商独资医院在国内不加任何约束地推广,更是反对将外商独资医院纳入医保。
有关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一事,唯一能拿上台面的且同时仍值得商榷的解释恐怕是:我们在吸纳大量外资的同时必将吸引大量的外国人才流入中国,由于文化、就医习惯不同等因素,设立外商独资医院或是为这些外国人方便就医。我们也许在为大量外资进入中国做着准备,我们也反复提及经过“基因改造”的西方资本利益的一支也许会转进中国。
但即便是这个原因,我们也认为,在过一段时间(不应太久),也必须将其捋顺、取消,将其并入公立医院,成为其下一个受到极其严格监管的医疗部门。
3、【为什么要延迟退休?养老金压力山大!】
【经济视点】近期社会高度关注“延迟退休”。退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压力,一方面是生育率不足,另一方面是中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大约2035年左右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且人口寿命不断增加,2023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8.6岁,延迟退休成为必然。
根本原因是,养老金压力山大,这个压力既有现实的压力,更有预期的压力。今年中国出生人口已经小于高校毕业生数量,那么20年以后,这批年轻人缴的养老金如何支撑的得起庞大的老年人口?因此现在启动延迟退休,着眼的是20年以后。
至于如何调整,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效果上一定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有人不愿意继续上班、外加多缴几年社保,也有年轻人担心不退休的老年人抢饭碗。我们建议针对有技能、有经验、岗位缺人的自愿延迟退休。解决养老金短缺的问题,根本还在于发展中去解决,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比如人工智能大量使用,当然,这需要时间。
-
东方时事解读QQ群讨论纪要-详细版(2022-10-20)
2022-10-20 -
东方时事解读-等待性质的新闻-【第2022-279-280期】
2022-04-24 -
东方-时事漫谈 2021年05月21日
2021-05-24 -
东方-经济视点【第2021-029】
2021-05-16 -
东方-时事漫谈2021年04月03日
2021-04-04 -
东方-时事云评【第20201215-264期】
2020-12-20 -
东方-时事云评【第20201207-259期】
2020-12-16 -
2020年12月15日-测试001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