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家讲坛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5月21日【第2022-356期】

发布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2-05-22


521日,星期六,2022年第355


【话题】朝鲜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乌克兰问题上

 

●朝鲜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乌克兰问题上


1、朝鲜终于出现在乌克兰问题上,虽在意料之中,但多少让人有一点小意外。目前顿涅茨克两个共和国的外长开始与朝鲜驻俄大使互动。

2、这种互动会先从非传统安全层面的合作开始谈起,比如经济合作(钢铁、采煤)。未来,互动的焦点或集中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启动,甚至是军事援助问题上。

 

●西方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孤立俄罗斯的战略就出现巨大漏洞


1、这几天美国媒体一直在谈论中国,沙利文更是表示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不违反美国对俄制裁。而在此前,美国媒体更多关注的中国对俄军事援助问题。

2、经济合作也好,军事援助也罢,这两个方面朝鲜都很擅长,所以,俄罗斯如果有所想法,不妨去找朝鲜。

3、朝鲜是否会正式承认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个共和国,不知道!即便承认,美国能有什么话说?恐怕无话可说。

4、类似“尊重**人民的选择”,这种话朝鲜可以说,但距离中国说这个话或还有距离。如果真的朝鲜承认,则俄罗斯或正式开启承认两个共和国的外交之路。显然这对西方是有压力的,因为朝鲜背后就是中国!朝鲜可拿这张牌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周旋、且游刃有余。

4、而在此之后,古巴、委内瑞拉(南美、美国后院)是否会跟上?国际社会完全可以瞄着美国的后院,在是否承认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个共和国的问题上大做文章。而一旦如此,西方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孤立俄罗斯的战略就出现巨大漏洞。

 

●虽然西方与俄罗斯围绕“大交易”已经开谈,但仍图谋调集资源,不惜代价在最短时间内,相对安全的完成对俄罗斯的实质性消化


1、拜登访问日韩,不惜“主子给奴才拜年”,大推“印太经济框架”,西方在务虚的层面上施压中国,是为了在务实层面上继续围剿俄罗斯。

2、“戏精”拜登更是大肆炒作美国对乌援助400亿话题,甚至夸张的将纸质文件从美国空运到韩国让拜登签字,以此凸显西方不惜代价在最短时间内,相对安全的完成对俄罗斯的实质性消化的决心和力度。

 

●面对西方进一步的施压与围剿,俄罗斯一边与西方围绕“大交易”开谈,另一边则不断向东方张望


1、5月19日俄罗斯副总理、总统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尤里特鲁特涅夫在马加丹社会经济会后时向记者表示,远东经济应对制裁压力措施得力,地区向企业家提供了大力支持。这种舆论显然与朝鲜出现在东欧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2、6月20日将开通乌里扬诺夫斯克(面向中亚方向)-成都集装箱定期直达列车,这将使货运时间从2到3个月减少至1个月。显然俄罗斯就此发声,俄罗斯正在转向亚洲,正在重视亚洲。包括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也在呼吁建立一个非美元、非欧元的结算体系。

3、俄罗斯摆出正在思考和中国联手实质性稳定中亚的姿态——俄罗斯一边与西方谈,另一边在向东方张望。

4、在传统安全层面,俄罗斯除了在东乌发动“全线进攻”外,最令西方感到恐惧的这是白俄罗斯宣布从俄罗斯购买S400系统与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

5、伊斯坎德尔导弹最大射程超过1000公里,可以直接威慑欧洲腹地的德国和法国,且核常兼备。显然,俄罗斯是在暗示,核武装的白俄罗斯完全可能对立陶宛这个北约国家动武。

 

●来自国际社会的犀利反击令西方有些猝不及防


1、既然西方一边死命围剿俄罗斯,另一面还虚张声势用所谓“印太经济框架”制衡中国,国际社会就针锋相对,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借朝鲜身影出现在乌克兰,瞄着全球层面,破坏西方对俄罗斯的围剿。

2、美国所谓已经搞定俄罗斯,可以腾出手应对中国恐怕就是哄鬼。

3、朝鲜身影出现在乌克兰,这对中国是务虚的,但对西方的战略威胁缺失实打实的,对俄罗斯更是一个难得的重量级筹码。

3、既然美国要向朝鲜示缓,那么不妨就拿顿涅茨克两个共和国的问题上“测试”美国的诚意好了,这不仅拉高了俄罗斯与西方的交易成本,而且强化了俄罗斯耗下去的决心。

4、面对国际社会的犀利反击,美国不得不进一步缓解与古巴、委内瑞拉的关系。

5、现在的局势就是西方与俄罗斯在乌克兰“对耗”,国际社会与西方则在全球层面就围剿俄罗斯与反围剿俄罗斯的问题上激烈角力,而在中国眼中,那个虚张声势的“印太经济框架”根本就是空气!

 

【话题】小谈新农村建设

 

●中国农村几千年有没有变化?


1、中国农村从秦汉以来,大体土地是私有化的。秦修郑国渠的核心目的在于大力发展农业、增强国力,反而有助于秦统一。

2、从秦代开始,中国开始大量兴修水利,对农业发展有巨大的益处。秦推崇集权,国家投资,发展农业,所以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化虽然程度较高,但似乎某种意义上说又不十分彻底,或者说其本身就承担着国家利益的“公益色彩”。

3、中国古代,虽然中央高度集权,但由于土地私有程度高,导致国家政策“不入乡”。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土地变为了公有,土地公有制后(土地改革),国策可以下乡(利益集中),农民也就被组织起来,中国人也就组织起来了。这是中国农村在几千年的过程中发生的最大,最根本的变化。

4、孙中山革命失败就在于倚重的对象不对,关键就在于没有将中国人组织起来。后来,MZX认识到了这一点,提出农村包围城市,到土地改革,最终发动了广大农民,将中国人彻底组织起来。

5、中国人被彻底组织起来的力量是强大的,以至于在1950年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这是历朝历代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土地公有制在新中国历次重大事件中,都起到了“压舱石”的重要作用,让国家平安渡过难关


1、土地公有制在新中国历次重大事件中,都起到了“压舱石”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刚建国时期(在上海与投机资本家斗争),还是面对美苏的封锁时期(三年自然灾害、上山下乡)。

2、面对全球经济满地鸡毛,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经济最低限度内循环,这些或某个层面上,可与刚建国、三年自然灾害的上山下乡相提并论。所以我们可以再次以公有制土地的农村做文章度过难关。这是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新县城的初衷所在。

3、此外,在行政管理上,也要彻底打破中国几千年国家政策“不入乡”的弊端,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新县城(县级市)就起到这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4、土地公有是新中国动员农民,甚至动员全国人民的法宝。

 

●小谈如何发展新县城、新农村?


1、在建设新县城、新乡村的过程中,务必不能搞一刀切,务必要因地制宜,比如曹县、榷县。环境变好了,才能引来人才,而且这些人才从城市来,用城市眼光发展地方。环境变好了,土地值钱了,农民才会变得富裕。

2、要与现代产业资本、金融资本联合起来,中国的土地是公有制的,中国的金融也是公有制的,中国金融可以与行政手段一起、相结合(人类历史最有效率的两种动员手段)调动资源。

3、光靠土地不能致富(增人不增地),小农经济养不活,还是要从发展产业,建立新农村的角度着眼。

4、因地制宜也适用于人,以个人的特长参与到新农村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可以用入股、分红的方式),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城镇化”。我们既不需要极端的发展大都市,从农村、县城无节制的吸取资源,也不能将人简单的赶回农村、县城。

5、此前中国大力在“五通”方面,尤其在5G(尤其是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方面的发展和建设,为今天建设新农村、新县城打下了坚实基础。所以,我们不去刻意追求“城市化”或“逆城市化”,强调人员的自然、自愿流动。

 

●小谈发展新县城、新农村重要战略意义


1、既有内循环考虑,更有最低内循环考虑。

2、内循环(西方继续选择被动“河渡人”,不摊牌,人员交往断绝但贸易维持)更多指向我们的产业升级,完成工业化(农民致富为标准),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只有农村现代化中国才算完成现代化。

3、最低经济内循环(摊牌、满地鸡毛、斗争白热化),那么新农村就是“压舱石”,大家回到县城去,回到农村去,很多集中在大城市的很多供应链要转向县城、农村层面去维持,去完善。

4、随之而来的,随着新农村,新县城的建立,随着新产业的发展,更多的物资和财富被生产,这样中国的金融实力就得到扩展,这又反过来可以更好调动资源、发展技术。只有中国的金融服务实体生产,中国才可以维持低通胀,维持高信用,最终成为世界取代美元的硬通货,直到为“一带一路”提供强大的支援。

5、中国的优势,有人口,有市场,土地国有化,有人才。比如这一次的新能源的,智能的“汽车下乡”的广大市场或就在农村。农村具有“后发优势”,比如很高的生活品质,也是建设新农村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