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家讲坛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12月1日【第2021-212】

发布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1-12-02


121日,星期三,2021年第212

 

【话题】死咬“北溪2”项目,普京“软硬兼施”

 

从历史角度,普京有100个理由只相信现实利益而非“期货利益”

1、普京的言论涉及“中国威胁论”,但普京指出西方早在20年前就在这样做了,意图就在于破坏中俄战略互信。

2、当时的普京还很年轻,刚刚进入俄罗斯中央高层。普京的上位并没有引起西方的足够重视。时任总统叶利钦看清了西方“亡俄罗斯而后快”的险恶用心,于是也就有了叶利钦与普京权利交接的一幕上演。

3、在那之后有了科索沃战争,有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这一炸,炸醒很多中国人,中国开始紧急恢复、上马一批军事科技项目,于是也就有了今天中国军事科技突飞猛进。

4、美国长期信贷管理公司得到了美联储的“无限背书”,目的就是为了彻底解决俄罗斯问题。但最终因叶利钦与普京权利交接而在莫斯科“走了麦城”,损失巨大。

5、挑拨离间是西方惯用手段,俄罗斯的历史上就有希特勒“忽悠”斯大林,罗斯福“忽悠”斯大林的两个案例,所以普京从历史角度有100个理由只相信眼前的现实利益。普京就是在明确暗示西方,除非“北溪2”项目立刻落地执行,签署能源供应长期协议,否则,什么讲情怀、讲历史、讲文明等等,一切免谈!

 

主次矛盾中国是“拎得清”的

1、之所以西方在挑拨中俄的问题上如此“锲而不舍”,就是因为西方只相信“图强必霸”的霸权思维。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普京这样说,但并不代表俄罗斯对中国没有防备之心,“土壤”仍然存在,这也是西方“锲而不舍”的另一个原因所在。所以才有了后来美国“蛙跳”进入中亚的一幕。

2、俄罗斯和越南(西方也有意利用越南“勾引”俄罗斯)在南海问题上发表声明的重要性远不如其实质性改变阿富汗政策更为重要。

3、俄罗斯更多想的是眼前的现实利益,靠近中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有希望,不指望,高度警惕”这句话至今仍不进行调整。

4、但话说回来,主次矛盾中国是“拎得清”的,西方深陷“双线作战”无法自拔就是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毛主席的“矛盾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发展和有益补充。

 

●收回乌克兰或要放在“北溪2”项目落地执行、签署“长期能源供应协议”之后

1、西方放风在波兰部署核武器,白俄罗斯放风部署俄罗斯核武器,这就让波罗的海三国显得十分尴尬,成为北约的痛处,而中国也瞄着立陶宛“煽风点火”。

2、俄罗斯虽然动了“收回乌克兰”之心,但,第一、其要放在“北溪2”项目落地执行、签署“长期能源供应协议”之后处理。普京的目的还是为了“北溪2”项目,就此警告美国少管闲事的同时也在警告德国新政府;第二、俄罗斯目前没有动机主动为之,俄罗斯在等机会(类似中国目前处理台湾问题的方式);第三、但相关“收回乌克兰”的计划或已在进行中。

 

●俄罗斯在南海方向抛出的“一枚硬币的两面”

1、俄罗斯作为全球有影响力的大国,尤其独特的全球战略观。

2、俄罗斯在南海方向出手,一方面和越南“勾勾搭搭”,另一方面则瞄着“AUKUS潜艇合作项目”和印尼联合军演,即给了中国交代,也暗示西方“莫斯科通道”还是可以谈的,但如果西方不识抬举,那就别怪俄罗斯做其它选择。

3、对中国而言,南海已经做大,美国潜艇再来南海恐怕不易。

4、“俄罗斯做其它选择”的意思就在于,不排除和中国在南海搞一场“反潜”联合演习的可能,瞄着将西方所谓“印太战略”彻底“反弹琵琶”点上一把火。

 

●“政经分离”这套把戏恐怕西方很难继续玩不下去了

1、西方发现传统安全层面的挑衅,正越来越多的让其在非传统安全层面“心惊胆战”。

2、坊间传闻,中欧班列经过立陶宛“通过不停车”,立陶宛被人“买了”还帮人“数钱”,显然这意味欧盟不敢最终与中国决裂。

3、中欧班列不仅仅只涉及中国与欧洲,还涉及日、韩、越等多国,一旦局面失控,彻底摊牌,中欧班列中断,西方如何自处?中国可以顺势进入“最低经济内循环”,那经济越来越依赖中欧班列的日、韩、越等国怎么办?它们无一例外的都在疫情中苦苦挣扎,如此下去和如何“带队伍”?

4、这一点西方当然看的清楚,虽然“折腾”的代价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大,但出于“带队伍”的需要,西方一天都不能“不折腾”,无奈之下,也只能“火燎没毛先顾眼前”了。

 

【话题】“占星家”鲍威尔

 

对美联储而言,疫情或是“下台阶”的最好借口

1、鲍威尔讲话或首先侧重“现实反应”。

2、对美联储而言,疫情或是“下台阶”的最好借口,这也是上次西方借疫情操纵国际金融市场引发“剧烈波动”的逻辑延续,但就总体而言有利于西方金融维稳,更像是一种“技术性回调”。

3、鲍威尔“变身”为“占星家”,不是玩“变脸”,而是到处去“找脸”——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南非的新变异病毒,这是年底通胀没有结束,提出加速缩紧购债(但又不能提加息),取消通胀是暂时说法的原因。总而言之,全是月亮惹的祸!

 

对市场的措手不及,西方或早有预判

 

1、对于鲍威尔的最新言论,市场当然显得有些措手不及,市场首先想到的就是避险。

2、但对此西方金融当局是有预判的,黄金并没有明显波动,而美元却在下行。在西方金融当局看来,控制住黄金、美元这两个主要避险渠道,就可以更好的稳住国债与利率(长债收益率下降)。

3、中国方面,黄金没有太多的表现,人民币还在慢慢悠悠的上涨(市场应急反应不算),中国没有出手。

 

市场“长远反应”我们仍需进一步观察

1、市场长远反应我们仍需进一步观察。比如由加速缩紧购债导致的市场对国债安全性的信心,不排除市场会将避险的焦点转移到黄金与美元方向,进而导致长债利率上升,是谓“按下葫芦瓢又起”。

2、更长远的,市场或结合通胀不会消失,疫情不会消失,与中俄继续对抗等因素,继续推高加息预期(黑云压顶),这会让更多的市场资源围绕这种不断推高的加息预期进一步配置,比如长债继续飙升。

 

【话题】如何看待欧元区11月通胀创纪录新高?


(1)欧洲现金泛滥,主要表现在向美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比如购买资产、投资、避险等。其首先反应的还是一个汇率问题,这使得美元指数不断推升。这些资金绝大部分属于欧洲富人和机构,目的只为保值、套利套汇,无法进入实体生产循环,某种意义上说,在“放水”问题上欧元比美元更甚。

(2)美欧两平台之间,不能在汇率问题上拉开太大,否则会因运行成本的差距,较难进行政策协调。这就需要在特定阶段、一定程度上的“压美元、抬欧元”。

(3)美联储一边炒作缩减购债,另一边却在加大回收货币(隔夜逆回购),究竟谁说的是真的?国债是西方进行金融游戏的定价基石,国债紊乱必然加剧金融市场的紊乱。

(4)西方的银行、机构每天关注的就是不同期国债的利差,只要有利可图就不断“加杠杆”,这也催生了“高频交易”的大范围使用。但这种“高频交易”十分脆弱,一旦外界有突发事件发生或将立刻限于紊乱。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高频交易”的普及使得建仓行为基本一致,这样导致的波动更为剧烈,类似“熔断”、“拔网线”就是这种瞬间堵塞造成的直接结果,所以危害巨大,这也是西方局惧怕“局势失控”的主要原因。

 

【话题】如何看待当前阶段西方金融机构看好中国股市?


1)中国股市,以上证指数(A股)为例,目前在3600上下震荡,总体情况较为平稳。

2)西方金融机构炒作中国股市并不是第一次,且非单独行动。有些资金已进入中国,其中有以盈利为目的的资金,当然也有非盈利为目的的资金。

3)不妨从房地产债务问题上进行观察。显然西方对于中国房地产泡沫问题更为在意,其“外溢效应”或对西方金融维稳造成不可预测的负面影响。

4)一旦美国最终落地执行阶段性与中国缓和(侧重非传统安全层面),中、美股市大概率会因“强刺激”迎来一波大幅上涨,对此应保持重点关注。此外,对于西方金融机构炒作中国股市不必过分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