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事解读

东方-时事视点【第2022-431】

发布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2-12-12


“全欧大厦构想”与“大欧罗巴计划”

 

【消息】128日,据法媒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于当日发表的一篇采访文章中表示:“目前有一件事已改变:作为对国际社会划定红线的回应,俄罗斯已经停止威胁使用核武器。”

 

【时事视点】就在德国总理朔尔茨十分肯定的认为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不会使用核武器的同一天,俄罗斯外交部仍在“抱怨”,瑞典和丹麦拒绝让俄方参与“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相关调查。

 

一如此前东方时事解读给出的相关评估那样,由“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炸”出的“谈判桌”,俄罗斯一直心心念念。如果引用东方时事解读值班员于20221017日在QQ群众的一段点评去形容,那就是:“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经历了这许多事之后,俄罗斯决策层,其脑子,仍然像炸了北溪管道一样,充满了‘那位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评估中、极为阴险的女性、也就是默克尔的双眸中,充满的波罗的海海水’”。

 

无独有偶,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127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4年的明斯克协议是试图为乌克兰争取时间。正如你今天所看到的,乌克兰利用这段时间变得更加强大。20142015年的乌克兰和今天的乌克兰已经不一样了。”

 

看到这里,很多网友也许不解,为何默克尔有如此魔力和胆子,即便在其卸任后,不仅能够让俄罗斯决策层的脑子“宕机”,而且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自己“淑女形象”公开打脸俄总统普京——我就是“渣女”,你能奈我何?

 

这个问题我们或许可以从历史中寻求答案。

 

在“《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简评》-0027-关键词: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核讹诈、扎波罗热核电站”中,我们就发生在1987年的“红场降落事件”进行了相关讨论,这起事件发生所促成的一个结果就是苏军内部,受此牵连,一大批将帅遭到清洗。

 

巧合的是,同样在1987年,戈尔巴乔夫在他的《改革与新思维》中首次提出“全欧大厦”构想,他说,“欧洲——我们共同的大厦”这一提法,“我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尤其是在会见了欧洲的许多活动家后形成的形象说法。从大西洋到乌拉尔山是全欧大厦构想的地理、历史、文化和政治的基本范围,即把欧洲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值得一提的是,“共同欧洲家园”概念并非戈尔巴乔夫首创。1972年,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为使法国总统蓬皮杜支持召开欧安会议,就曾使用过此说法。1981年,勃列日涅夫访问西德时也提过此说法。1984年底,戈尔巴乔夫率团访英,在对英国议会演讲时,又使用了这一概念,他说:“欧洲是我们的共同家园,不是军事行动的场所”。

 

通过上面这段历史的回顾,不难看出,“全欧大厦”构想的提出与前苏联军队高层的清洗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发生的,当作为维持一个国家“基本属性与基本原则”之“压舱石”而存在的军队不能再起到应用作用的时候,这个国家距离覆灭也就不远了,前苏联就是如此。某种意义上说,前苏联的解体与“全欧大厦”这种极其幼稚的政治构想的提出,以及被西方利用、诱骗前苏联一步步走向瓦解的深渊密切相关。

 

在其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些让我们似曾相识的描述,比如:“从大西洋到乌拉尔山是全欧大厦构想的地理、历史、文化和政治的基本范围,即把欧洲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有趣的是,2019年,默克尔在其脸书官方网页上、在“我的梦想”一栏中也做出了“沿西伯利亚大铁路从莫斯科行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描述。

 

在普京就任俄罗斯总统之初,其力推的一个重要战略就是“欧俄新关系”。在经历了叙利亚危机、乌克兰危机、俄军重返叙利亚,尤其是俄乌战争(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爆发等一系列的事情后,如果我们从今天乌克兰局势反向去观察“欧俄新关系”,不难看出,其与“全欧大厦”的概念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前者葬送掉的是前苏联,而后者瞄着的则是俄罗斯,以至于后来的“大欧罗巴计划”亦如当如西方利用“全欧大厦”对前苏联进行的战略诱骗一样,其中恰好也有一个“俄欧双中心”的概念。只不过,在经历漫长9个月、且仍在继续的俄乌战争后,这一计划中显然没有俄罗斯所期待的那份“美好”,只有内嵌了瓦解中俄战略互信、伺机完成对俄罗斯实质性消化的一份歹毒,与西方构建旨在天下围攻中国的“金融防火墙”的一份野心。

 

对此,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在126日,不得不痛苦的表示:“苏联解体30年之后,俄罗斯仍未成为大欧洲整体的一部分。在欧洲这座大厦中,俄罗斯没有属于自己的房间,我们一直被拒之门外。现在我们自己也明白了,曾经的期盼和憧憬都是虚幻的。我们现在要彻底抛弃这个幻想(指融入欧洲的幻想)。”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乌沙科夫的言论与129日普京针对被默克尔“渣”所作出的反应出奇的一致,核心就在于“我们被骗了,且被骗了很多年”。

 

可以说,在俄乌战争爆发了9个月之久后,在俄方至今既没有去做“首先”两件事与“其次”两件事、且在战略军用机场遇袭事件(尤其是紧邻莫斯科州的梁赞州战略军用机场遇袭)发生第一时间的反应仍然是“不及格”的情况下,我们没有兴趣讨论乌沙科夫的言论是否代表俄罗斯真的放弃了那份原本就是虚幻的期盼和憧憬,放弃了融入欧洲的幻想。但有一件事很清楚,那就是同样至今俄罗斯仍然没有实质性调整其阿富汗政策,放下阿富汗政策之“小九九”。

 

有趣的是,俄罗斯阿富汗政策之“小九九”与无论是前苏联时期的“全欧大厦”构想也好,还是俄罗斯时代的“欧俄新关系”、“大欧罗巴计划”也罢,都形成了一种极具戏剧性的、荒诞幽默剧式的强烈讽刺对比,只不过,这份“对比”付出的代价太过沉重,以至于前苏联解体30多年后,作为其最主要的继承者的俄罗斯,其决策层仍然未能吸取其中的惨痛教训,这或是历史虚无主义给俄罗斯国家、民族带来的最大伤害。

 

在继续展开讨论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消息:

 

【消息】129日,据媒体报道,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发表《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宣布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时事视点】本次******访问沙特之行,氛围热烈、成果丰硕、意义深远。双方除了签署大规模、系统性经济合作项目外,中沙两国元首更是亲自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并同意每两年在两国轮流举行一次元首会晤。

 

值得注意的是,“成果丰硕”,更多涉及的是非传统安全层面,比如经济合作;而非传统安全层面涉及内容较少,这也是我们所说的“虚虚实实、务虚为主”的具体表现所在。当然,既然是“虚虚实实”,那“虚中就有实”。正所谓,政治是经济的外延,所以,经济基础打好了,未来政治走向必然是水到渠成。

 

过去几十年,阿拉伯世界一直在寻求向西方靠拢,这一点似乎与俄罗斯所作所为类似,但西方没有给中东带来发展和机遇,带来的只有侮辱和苦难。

 

当年,美媒记者卡舒吉遇害的消息在国际社会引起轰动,那时候正忙于竞选的拜登就曾摆出“人权捍卫者”的姿态并“义正言辞”的怒骂沙特为“贱民国家”,甚至撂下狠话,要让沙特王室变成“社会弃儿”,还要清算其罪行。与之相对比,在《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加强文明对话,尊重不同文化,杜绝在不同宗教、文化背景人群中宣扬仇恨、极端思想和文明冲突。强调反对各种形式的伊斯兰恐惧症。强调中阿两大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愿继续倡导文明对话交流,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摒弃对特定文明的歧视与偏见,反对“文明冲突论”,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今,阿拉伯世界已经选择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和中国绑在一起。

 

阿拉伯世界将自己的未来与中国绑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同样可以从历史角度找到答案。当年,无论是古丝绸之路,还是古海上丝绸之路,都让阿拉伯世界与中国紧密相连,双方的文化在和平与平等氛围下不断的交融、伊斯兰文明得到了极大发展。“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名言,在中东许多地方流传一千多年,其不仅反映了阿拉伯民族强烈的求知愿望,也记录了中国与阿拉伯世界源远流长的友好交往历史。

 

面对中阿会晤,西方世界,美国,欧洲,亦或是俄罗斯是否感到十分尴尬呢?其一、在世界的一方,乌克兰战事依旧胶着,双方仍将对方死死怼在墙角不肯放松一步、整天将核讹诈与核战争挂载嘴边,四处弥漫着衰败、死亡和绝望;而在世界的另一方,中阿峰会成果斐然,带给双方和世界的是实实在在的美好、憧憬与希望;其二、某种意义上说,中、阿都已经成为“旁观者”,且西方世界,美国,欧洲,亦或是俄罗斯对此恐怕既“无话可说”,也“无力去做”;其三、如果西方敢于公开阻挠中阿合作,那就是与全体中国人民、阿拉伯世界,甚至是伊斯兰世界为敌,那就是妥妥的“三线作战”。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西方世界,美国,欧洲,亦或是俄罗斯继续故步自封,为一己之私继续破坏、阻挠世界的发展,甚至继续与中国人民、阿拉伯世界、穆斯林世界,以及一切爱好和平,憧憬发展的世界人民为敌,那么首先,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将选择再次融合(目前阶段主要在商品互通与技术转让层面,也就是经济合作层面),阿拉伯世界将会得到再次、更大幅度的发展。试问,对此局面,西方世界,尤其是欧洲(当年的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几乎占据今天西班牙全境,并直接威胁西欧),是否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某种意义上说,“中东之路”已经打通,在此我们还是在将俄罗斯视为国际社会“两大核心”的基础上提醒俄罗斯决策层,在中阿会晤的前提下,俄罗斯可以打“中国牌”与西方讨价还价。俄罗斯如果能够跟上国际社会的步伐,那么国际社会就可以以中俄为中心,在传统安全层面和非传统安全层面,瞄着中东,这一西方全球战略之重中之重一起发力,可谓前景无限,至少,对俄罗斯而言,乌克兰方向的压力就会骤减。当然,如果俄罗斯不能、亦或是不愿意跟上国际社会的步伐,那中国就首先选择在非传统安全层面发力,为未来引导中东地区政治发展方向,如推动国际社会倡导的“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中东是中东人民的中东”、“颠覆石油美元本位制”,甚至是“中东全面破局”打下良好基础。

 

俄罗斯的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何去何从,就看其如何选择了。“如梦方醒”可以解释为“不知者不怪”,但“明知故犯”恐怕只能解释为“戈尔巴乔夫第二”。对此,中国并不在意,也无意敦促俄罗斯去做什么:其一、只要不触及中国核心利益,中国可以将中俄关系始终置于“瓮城效应”中加以处理;其二、在“其一”基础上,如果俄罗斯胆敢以实质性损害中国核心利益为筹码与西方进行交易,将俄罗斯“送上被西方实质性消化的快车道”将是必然;其三、无论俄罗斯最终选择“向西方实质性妥协、投降”还是选择“奋起反击”,则中国都会“半渡而击”,而作为一切的“兜底方案”仍然是随时随地,按既定计划、解放台湾!



微信公众订阅号度规视界【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微信号:dongfangtimecom)

 dongfangtimecom.jpg

 

 

网站:http://www.dongfangtime.com/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401413107

微博:http://weibo.com/u/5401413107?source=blog

QQ群:东方时事解读QQH群 (729231099)

东方时事解读QQG (814124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