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间中俄的把戏对中国无效,尽管进一步孤立俄罗斯的关键在中国,但重要手段仍是利用俄罗斯阿富汗政策之小九九
【据媒体报道】2023年7月20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时事视点】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主流媒体拍摄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为基辛格先生“补办”百岁生日宴的视频意义重大:
首先、中国在向方方面面,尤其对美拜登政府(西方)传递出明确信号,那就是中国堂堂正正,不怕此事被其利用;
其次、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以私人身份与基辛格先生见面,是基于中华民族尊老的优秀文化传统,将其看作是一位不远万里,风尘仆仆来华的百岁老人。即便美国没有类似的文化传统,但对美国社会或美国人民来说,也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情;
再次、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以私人身份与基辛格先生见面,也是基于基辛格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相比之下,美财长耶伦并没有因为其是一位77岁的女性而受到“额外照顾”。基辛格先生在历史上的确为中美关系的建立做过很多事情。当然其中有“好事”,也有“坏事”;
最后、如果美前国务卿基辛格想要用老脸“蹭”到中美军事热线恢复正常(自佩洛西窜台后,中美军事热线至今仍处于“物理”中断状态)恐随其愿。全世界都很清楚,对于原则性问题,中国从不动摇。
在继续展开讨论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据媒体报道】7月20日,白宫国安会发言人柯比在记者会上说,“一个普通公民可以与中国国防部长会面并进行沟通,而美国(政府)却不能,这令人遗憾。”柯比还说,等基辛格回来后,美国政府官员期待听取他的访华见闻。
【时事视点】在我们看来,柯比所谓“美国政府官员期待听取他的访华见闻”的表述恐怕有些太假了。相比基辛格先生在北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第一时间”传回了华盛顿。此外,从柯比的相关言论大家不难看出,美国政府果然开始利用基辛格与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会见一事大做文章。与中国为基辛格先生贴心的“补办”百岁寿宴相比,美国政府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令人不齿。
关于基辛格先生访华的真正目的,在这里不妨把话说开,那就是:在“极力示缓东北亚、极力加压俄罗斯”的问题上,随着中国对镓、锗出口管制生效的8月1日的日益临近,对在其全力以赴对付俄罗斯之际随时可能“出手”的中国感到极度焦虑的西方,急于同中国打下“护栏”。言外之意就是,中国在“动手”前务必要与西方“声明”,其本质就是要求中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在我们的评估中,一旦西方如心所愿地得到了“护栏”,那么其“爪牙们”就会立刻“闻风而动”、使劲儿地折腾,且因“护栏”的存在而不用担心中国的报复。
令西方感到绝望的是,中国对其此前美国多波民间、政界人物访华“不理不睬”,对打下“护栏”极度重要的中美军事热线仍处于“物理”断绝状态,于是不得已之下,这才将百岁高龄的基辛格“抬”到了北京“倚老卖老”,妄图利用中国尊老的文化传统为美西方更好的执行“极力示缓中国,极力加压俄罗斯”之策略打开操作空间。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无论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席是否见了基辛格,从王主任“华盛顿应展现应有的智慧和勇气”的讲话中,从中国驻美大使谢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断喝”中,以及朝鲜对美国“强行送人”毫不理睬的情况综合观察,作为美前国务卿,作为对美国连续多任总统对华政策影响极深的美资深政客,无论基于传统安全层面,还是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基辛格的访华都以彻底失败告终。
为了更好地展开相关讨论,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据媒体报道】7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称,在粮食交易框架下俄罗斯不需要接入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系统的承诺和想法,而是实际行动。
【时事视点】如果仅仅出于黑海粮食协议本身,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这一要求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们想要强调的是,在黑海粮食协议之外,普京总统的这种表态恐怕不甚妥当:
其一,其会向方方面面,尤其是西方传递出俄罗斯没有足够决心反击(刻赤大桥再次遇袭)的错误信号;第二,其会向方方面面,尤其是国际社会传递出俄罗斯还有其他想法,俄罗斯只愿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俄罗斯仍对西方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的消息信号。
想必中国驻美大使谢峰所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句话并不难懂。俄罗斯应该可以从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接见基辛格的这件事中检出正确信号。而从俄总统普京再提俄相关银行接入SWIFT的情况来观察,恐怕西方一方面在暗中策划“惊天阴谋”,一方面图谋示缓(阶段性)中国,另一方面则试图稳住俄罗斯,让其不要“冲动”,不要“做傻事”。远的不说,就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之所以俄罗斯在战略上多数时间处于被动之中,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至今俄方仍在按西方“画的道儿”与对方纠缠不清。
站在俄罗斯的角度观察,的确,随着中国对镓、锗的出口管制生效的那一刻,拜登政府(西方)要么自己“找台阶儿”在非法制裁中国、(欧、美、日)“联手”对华升级贸易战的问题上往后退;要么面临中美(西)贸易战全面升级,“没有第三种选择”。所以,我们并不完全否认俄方所谓“等8月1日之后究竟如何”的做法完全没有道理,但关键的关键在于,俄罗斯首先要过8月1日之前这十几天的“关”,换言之,在这十几天中,俄罗斯将暴露在巨大的战略风险中。
退一步讲,即便俄罗斯要等,也要在利用好打出去的“瓦格纳牌”,在“核威慑”的支撑下,将局势向基于“首先两件事”之“战术主攻立陶宛,战略佯攻波兰”的方向充分准备、将局势置于“或今晚就行动”的基础上去等。否则,如果俄罗斯一定要按照它自己理解方式等下去的话,那俄罗斯就只能“碰碰运气”了。
为了更好地展开下面的讨论,我们来看一组新闻:
【据媒体报道】7月19日,在瓦格纳集团发布的视频中,普里戈任称赞瓦格纳士兵光荣地参加了战斗,为俄罗斯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说:“现在前线发生的事情是一种耻辱,我们没有必要参与。我们要等待时机,充分证明自己。因此,我们决定暂时留在白俄罗斯。”
【据媒体报道】7月20日,美中情局局长伯恩斯表示,在瓦格纳发起“叛乱”前,美国方面就已知晓此事,因此“并不惊讶”。
【时事视点】我们注意到,有美媒在相关报道中使用了“该视频似乎未经后期编辑,可能拍摄于18日傍晚。由于光线昏暗,无法完全确认视频中讲话者身份”这种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描述方式。那么,有没有是西方邪恶势力通过类似AI的技术手段捏造的假视频呢?恐怕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总而言之,俄罗斯在打出“瓦格纳牌”后,在其继续犹豫不定的过程中,各种“鬼怪”都已现身。
如果俄罗斯方面觉得这样一则模糊的视频并不能说明问题,那么在时隔将近一个月后,于“瓦格纳集团”时间上180度“大变脸”的美中情局局长伯恩斯的相关表态呢?
非常讽刺的是,就是这个人,在6月24日“瓦格纳集团”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将电话打到了莫斯科,其就“美国绝对没有参与其中”对俄方可谓“千般解释,万般澄清”。一个月后的今天,由于俄罗斯在打“瓦格纳牌”的问题上犹犹豫豫,始终不能下定决心,对西方仍抱有不切实际的政治幻想,对西方发出错误信号,伯恩斯当然就在“彻底变脸”的基础上有恃无恐了,而这个“恃”恰恰是俄罗斯按西方的意愿给其打下的“护栏”,且这一“护栏”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围绕黑海粮食协议仍在强调“俄罗斯不需要接入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系统的承诺和想法,而是实际行动”的言语间表露无遗。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伯恩斯的表态意味着西方接下来会很快围绕“美国是如何知情的”这一话题,瞄着俄罗斯内部,尤其是军方内部施展挑拨离间,让其相互彼此猜忌,试图诱发祸起萧墙式内讧。这一幕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屡见不鲜,著名的《三十六计》之“败战计”中就有第三十三计,反间计。《三国演义》中也有“曹操抹书间韩遂”的故事桥段。
尽管,在我们看来,伯恩斯的表态进一步验证了普京与普立戈任在“瓦格纳集团”事件上的确是在“演双簧”,但因为这种机密事情不可能有太多人知道真正内幕细节,这又为俄罗斯内部可能发生的混乱埋下伏笔。而相比于西方邪恶势力而言,俄罗斯的动作实在“太慢了”!
此外,结合基辛格不顾百岁之身也要访华一并观察,尽管离间中俄的把戏对中国无效,尽管进一步孤立俄罗斯的关键在中国,但在西方看来,其最重要手段仍是利用俄罗斯阿富汗政策之小九九。
在结束本期时事视点之前,我们最后看一则新闻报道:
【据媒体报道】7月20日,扎波罗热州“我们与俄罗斯在一起”运动领导人弗拉基米尔·罗戈夫表示,乌军正在策划于7月底进行一项强渡第聂伯河以及占领扎波罗热核电站的行动。
【时事视点】对西方而言,如果在8月1日前不针对俄罗斯搞出点什么“大名堂”,恐怕在8月1日之后,在客观效果上就等于自动开启“真正意义”上的“双线作战”(在乌克兰与俄罗斯于传统安全层面开战,在中美(西)之间于非传统安全层面开战),这恐怕是西方所不愿看到的。
我们注意到,新闻报道中描述的,所谓“乌军正策划强渡第聂伯河占领扎波罗热核电站”的时间点指向8月1日前的7月底。在我们看来,不排除这一情报是西方有意释放的可能性,目的就在于让本就犹豫不决的俄罗斯决策层进一步陷入决策困难,甚至决策难产的处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卡霍夫卡水电站被炸毁后,原本被水坝憋的很高的水位早已下降,洪水过后的沼泽地区很多也已干涸,乌军强渡第聂伯河是有地理条件的。
尽管如此,我们还要再次提醒俄方,务必谨慎提防西方邪恶势力在关键时刻玩一手“声东击西”。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相对于常规手段,威胁占领扎波罗热核电站是一种“声东击西”;相对于乌克兰境内的核电站,威胁破坏俄罗斯境内的核、生、化设施是一种“声东击西”;相对于俄罗斯境内的核、生、化设施,破坏威胁俄罗斯境内的重要、大型公共场所,如:地铁、商场、剧院、学校等也是一种“声东击西”;相对于俄罗斯外部,瞄着俄罗斯内部,尤其是军方内部施展挑拨离间,让其相互彼此猜忌,试图诱发祸起萧墙式内讧更是一种“声东击西”。
类似于去年俄军兵临基辅城下的时候,西方用威胁扎波罗热核电站安全迫使俄军退兵类似,西方也向俄罗斯发出了强烈警告,如果俄罗斯敢动立陶宛,小心扎波罗热核电站不保!
不难看出的是,此前东方时事解读做出的“只要俄罗斯不肯实质性放弃阿富汗政策之小九九,俄罗斯就始终无法根本性解除西方对其变本加厉的核讹诈”这一经典评估再度得到完美验证,新闻报道中提及“乌军正策划强渡第聂伯河占领扎波罗热核电站”就是典型“围点打援”,更是一种变本加厉的核讹诈。
-
东方时事解读QQ群讨论纪要-详细版(2022-10-20)
2022-10-20 -
东方时事解读-等待性质的新闻-【第2022-279-280期】
2022-04-24 -
东方-时事漫谈 2021年05月21日
2021-05-24 -
东方-经济视点【第2021-029】
2021-05-16 -
东方-时事漫谈2021年04月03日
2021-04-04 -
东方-时事云评【第20201215-264期】
2020-12-20 -
东方-时事云评【第20201207-259期】
2020-12-16 -
2020年12月15日-测试001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