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阿拉伯版北约”,尤其是阿拉伯、中东国家在推动过程中,国际社会既要支持、推动,也要防范、引导
【新闻报道】
据微信公众号“中国海警”消息,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甘羽表示,9月16日,菲律宾组织10余艘公务船从不同方向非法侵闯中国黄岩岛领海,中国海警依法对菲船采取喊话警告、航路管制、水炮喷射等管制措施。10时许,菲3014号公务船无视中方多次严正警告,以不专业、危险方式,故意冲撞中方正常执法的海警船。菲方蓄意侵权挑衅行径性质恶劣,发生擦碰的责任完全在菲方。
【讨论纪要】
●这显然就是典型的“前一秒孤注一掷、与你拼命”之“摊牌式讹诈”手段
今天的讨论,我们首先从9月15日,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在华沙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这一新闻报道开始讨论。
波兰当局近日采取的封锁措施让人瞠目结舌。
9月12日,波兰当局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宣布关闭与白俄罗斯的所有铁路口岸,直接导致超过300列中欧班列滞留。这些列车承载的不仅是货物,更是中欧贸易的生命线。波兰当局给出的理由是,因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西部-2025”联合战略演习自12日至16日进行,为应对“安全威胁”,波兰不得不采取相关措施。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尽管波兰当局给出的理由直接涉及的是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两国,但也将中国拉入其中,毕竟中欧班列涉及中欧双方。所以,在波兰这样做的背后,除了波兰自己的小心思之外,必然有欧盟的某些政治诉求。此外,波兰切断中欧班列一事,虽然波方给出的理由涉及传统安全层面的问题,也就是因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西部-2025”联合战略演习而起,但事情本身却涉及非传统安全层面,具体说,涉及经贸问题。
这让我们立刻想到了当前阶段,特朗普政府通过关税手段迫使墨西哥对华加关税一事。模式似乎都是“如果中国不接受某方要求,那么中国与某方之间的贸易将受到影响,甚至中断”。好巧不巧的是,在前天以及昨天的讨论中(注,《核心摘要》9月15日、16日,第1322期、1333期),我们刚刚提醒国际社会,警惕西方(注,主要是欧美)玩那种“前一秒孤注一掷、与你拼命,实在不行、后一秒便妥协投降”的“摊牌式讹诈”手段。
不难看出,欧盟通过波兰摆出一副不惜同时损害中国和欧洲自身利益,也要迫使中国停止继续对俄罗斯提供战略策应的姿态。这显然就是典型的“前一秒孤注一掷、与你拼命”之“摊牌式讹诈”手段。
透过波兰,欧盟的这一“摊牌式讹诈”手段中国看得很清楚,但毕竟事情发生在波兰,波兰是直接当事国,所以,中国要谈的对象自然是华沙而非布鲁塞尔。此外,中国也很清楚,欧盟在观察这件事,或者说观察这种“摊牌式讹诈”手段的结果,其心态与当年英国人在中国于香港驻军问题上表露的“不坚持到最后一秒,怎么知道中国不会妥协”一模一样。
类似的心态也体现在特朗普政府迫使墨西哥当局对华加关税的问题上。说他们抱有侥幸心理也好,说他们冥顽不灵也罢,总之,不是他们不知道由此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而是刻意为之的“赌徒心态”:就算他们最后赌输了,也不会因此后悔分毫。
●在波兰切断中欧班列的背后,既有欧洲人的政治诉求,更有美国人的鬼影
在这一问题上,波兰,欧盟和美国无一例外。这里需要着重提一句的是,美国恰恰看到了中欧班列对中欧双方的重要性,才怂恿、唆使欧盟这样去做的,而欧盟则转身将这一“艰巨任务”交给了波兰处理。这其中,从客观上去观察,欧美之间围绕“合作一把,迫使中国削弱,甚至停止对俄罗斯的战略策应”这一话题,至少在当前阶段,有所交集。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看来,这恐怕是他们的“最后一招”,尤其是欧盟,是在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赌,赌中国会让步,会妥协,或者说,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凭空制造一张筹码。而这一举动发生在“9·3阅兵”后,欧洲政要即将大批访华前夕。实际上,“9·3阅兵”后欧洲政要访华进程已经开启,比如,9月9日访华的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注,基本成功,后来其到了澳门,彰显,中欧关系有合作空间,典型案例就是澳门关系。此外,葡萄牙在南美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比如,巴西的官方语言之一就是葡萄牙语。显然这对美国构成某种威胁),9月10日访华的英国商贸大臣彼得·凯尔等(注,基本失败,彰显,对抗和讹诈,香港现状是中英关系的现实写照——不甚和谐)。
在我们看来,欧盟对中国本质上没有什么可用的筹码,正因如此,在英国商贸大臣彼得·凯尔访华基本以失败告终后,如我们在“9·3阅兵”之前预期的那样,在葡萄牙和英国政要访华或成功或失败的背景下,后续还将有大批欧洲政要访华前,欧盟在拼命为自己制造筹码,而非传统安全层面唯一可以做文章的就是商贸问题,而这恰恰是美国希望看到的(注,美国更希望看到欧洲在传统安全层面和中国死磕)。这也是我们强调,波兰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举行联合军演为由切断中欧班列的背后,既有欧洲人的政治诉求,更有美国人的鬼影的主要原因之一。
●欧盟的表现真可谓,既可怜,又可悲,还可恨!
在继续展开讨论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9月15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欧美媒体联合采访时称,欧洲国家需要在切断俄罗斯石油收入和结束俄乌冲突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他还重申了美方此前放出的立场——除非欧洲对中国和印度征收高额关税,否则特朗普政府不会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以阻止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
2025年9月14日,中美代表团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展开了长达6小时的闭门会谈。当人们还在猜测双方是否就芯片、关税等老议题取得突破时,一则让人啼笑皆非的消息悄然传出——美方计划再次延长字节跳动剥离TikTok美国业务的最后期限。
之所以将“美方计划再次延长字节跳动剥离TikTok美国业务的最后期限”这一消息让人感到啼笑皆非,就在于,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TikTok这张牌无异于特朗普从垃圾桶中翻出的“废牌”。显然,美国对中国已经无牌可打。基于此,本轮中美商贸会谈自然也只谈了个寂寞。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会谈氛围不“热烈”,按照媒体的说法,本次会谈中美双方再次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有趣的是,贝森特“欧洲先对中印动手,美国才跟”的言论恰恰就出现在本轮中美马德里商贸会谈失败(注,对美方而言,对中方无所谓)之后。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贝森特的言论既显得讽刺又显得无耻:
无耻就无耻在,贝森特一手偷换概念玩的可谓“脸不变色,心不跳”(注,贝森特在诡辩方面倒是和“死鬼”柯克是一丘之貉),把“对华关税战之始作俑者”的“屎盔子”扣在了欧洲人的头上。同时还给对美方而言本质失败的本轮中美马德里商贸会议找了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不是美国面对中国毫无办法,而是“猪队友”欧盟的拖累,让美国无所适从。欧洲人要搞清楚,是欧洲有求于美国的更多,依赖美国的更多,而非反之。如果欧洲人不赞成贝森特的说法或者不愿听从美国人的安排,欧洲人就自己去对付那头“凶残的北极熊”吧。特朗普很忙,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管大西洋另一边的事情!
讽刺则讽刺在,欧洲人不惜自残,不惜甘当美帝的筹码和棋子,在俄乌战争进行了三年半且仍在继续,不知何年何月能够真正迎来和平的背景下,押上身家性命,在本质上是欧盟对中国有求于人、且对中国无牌可打的情况下,也要对本可以在关键时刻拉欧盟经济一把的“贵人”——中国,玩“前一秒孤注一掷、与你拼命”之“摊牌式讹诈”手段。欧盟的表现真可谓,既可怜,又可悲,还可恨!
●在这两句颠来倒去的话的背后,尽显同属西方阵营欧、美之间的尔虞我诈
到此为止,在波兰切断中欧班列的问题上,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其背后的确有欧洲的怂恿,也有美国的怂恿。或者说,既有美国的怂恿,也有欧洲的怂恿。欧美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通过同样的手法对中国施压。
美国在利用欧盟不惜切断中欧经济联系也要对华施压,为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比如,为可能的特朗普访华制造筹码;再比如,中东问题需要欧盟的战略策应,对华施压、尤其是施加“前一秒孤注一掷、与你拼命”之“摊牌式讹诈”手段。
欧洲则利用以“关税战”为代表的中美基于全球层面的激烈博弈,为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比如,迫使中国削弱或停止对俄罗斯的战略策应;再比如,乌克兰问题上需要美国的战略策应,对华施压。
在这两句颠来倒去的话的背后,尽显同属西方阵营欧美之间的尔虞我诈。美国人更是将美前国务卿基辛格“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这句话演绎得淋漓尽致。
●波兰当局或也在盘算“换个玩法”,且未必以维护欧盟利益为出发点
以上我们讨论的内容主要为,围绕波兰切断中欧班列一事背后,欧美之间各有何种考量以及欧美关系的复杂、微妙性。接下来不妨简单说说,在切断中欧班列一事背后,作为有“欧洲擦脚布”之绰号的波兰又有哪些小心思。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既是美国对欧洲施加影响力的“桥头堡”,又是欧洲垂涎乌克兰利益的“急先锋”,还是中欧班列的重要交通枢纽,或是波兰当局眼中,当前阶段,其可以在中、美、欧之“三个鸡蛋”上跳舞的本钱。
此外,对于欧洲经济的现状,欧洲的前途,以及切断中欧班列的后续影响等一系列问题,波兰当局或也有自己的想法。显然,正是基于这一想法,波兰当局才以最高规格欢迎中国外长王毅的到访。
欧洲经济现状之惨,波兰心知肚明。中欧班列的确对中国造成影响,但同样在损害欧盟的自身利益。此外,波兰当局想必这几天也看到了中国对美国施压墨西哥当局对华加关税“火力全开”的一幕。再加上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撰文大力推动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年底就要正式实施的海南封关,以及中方刚刚在南海地区划定的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别是虽已结束,但余威绕梁多日不绝的“9·3阅兵”。波兰当局或也在盘算“换个玩法”,且未必以维护欧盟利益为出发点,更多是从波兰自己的东欧国家这一地缘政治利益为出发点。
●不排除国际社会将“中-东欧”班列重新“唤醒”包括波兰在内的诸多东欧、中亚等地区“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之可能性
也就是说,波兰当局或清醒地意识到,如果有一天欧盟瓦解了,欧洲主要国家:德、法、英乱掉了、甚至经济崩溃了,那么,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一众东欧国家必须在这一可怕场景成为现实之前另寻高枝——既然“中欧班列”不好搞,那搞一个“中-东欧”班列是否可以?
甚至说,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所谓“社会主义没有前途”这句话在世界上空飘荡了近30多年,终于在中国这一本质上已成为世界最强国、且是社会主义国家面前烟消云散了。也许用不了多久,在西方世界,主要欧美国家进一步沉沦的进程中,“资本主义没有前途”这句话随时可能成为“世界流行语”。
尽管自1989年波兰政治经济体制转轨并改国名为波兰共和国至今已有36年,但从1944年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到1989年却经历了45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无疑成为波兰的政治经验而永远刻在波兰历史中。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未来,不排除国际社会顺“中-东欧”班列重新“唤醒”包括波兰在内的诸多东欧、中亚等地区“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之可能性。
●只要在对华贸易战的问题上欧盟不下决心、做到“不可逆”地损害中欧关系,美国就无法下定决心
当然,对于波兰这样的国家,国际社会欲促使其发生变化也会用事实“以理服人”。在这一方面,多说无益,只提两句:
第一,乌克兰问题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身立场,始终坚定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第二,在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的失败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此外,围绕波兰切断中欧班列事件背后欧美关系的微妙性和复杂性补充一点的是,在我们看来,只要在对华贸易战的问题上欧盟不下决心、做到“不可逆”的损害中欧关系,美国就无法下定决心。至少在美国人眼中,中断的中欧班列随时可以重新接通,只要把摆在铁路上的障碍物搬走就可以了。否则,等同于美国将一枚大筹码对欧洲拱手奉上。届时,局面将完全反转,从现在欧洲对美国有求于人,变为美国对欧洲有求于人。与此同时,大量企业会从美国流向欧洲,而不是现在,大量欧洲企业流向美国。
对国际社会来说,对于促使波兰这样的国家发生变化,我们也要抱着“有希望,不指望”的原则,且还要再加一句:“你敢做初一,我就做十五!”
●对“阿拉伯版北约”,尤其是阿拉伯、中东国家在推动的过程中,国际社会既要支持、推动,也要防范、引导
在继续展开讨论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9月14日,阿拉伯-伊斯兰紧急峰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商讨以色列对多哈的空袭。为应对以色列的军事威胁,峰会正讨论建立一个阿拉伯军事联盟,这是几十年来最严肃的一次推动地区军事一体化的举措。
对于上述新闻报道,首先想要强调的是,这是前天讨论相关话题的后续发展。在前天的讨论中,围绕“纽约宣言”的通过及其可能的后续发展,我们建议国际社会要相应付诸行动。比如,基于“中东是中东人民的中东”,充分发动、团结包括海湾阿拉伯国家,甚至整个伊斯兰世界,首先在阿盟与非盟的交集处搞一个类似华约或北约、针对以色列的“新集体安全框架”。
其次我们想要说的是,对于明显具有反侵略、反霸权性质的“阿拉伯版北约”,国际社会不妨对此持支持态度,并着手协助推动,并对其后续发展加以正确引导。
所谓“支持”,不妨在“欧美武器不安全,俄制武器不先进”的事实背景下,帮助包括海湾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广大中东国家实现武器装备的“换门”。以卡塔尔为例,在以色列悍然空袭卡塔尔的过程中,卡塔尔狂砸300亿美元西方军备的表现如烧火棍一样。如果说这些欧美军备对比摄影器材是某个品牌的“镜头”的话,卡塔尔和美国盟友关系就是该品牌的“相机”。如果“相机”换掉了,与之相应品牌的“镜头”留着也就没用了。所以,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军工的春天也许就在不远的未来。而对“一带一路”而言,这是中国军事体系在境外的高效延伸。
最后我们想要补充的是,对于所谓的“犹太人”,或犹太极端复国主义,其和欧洲的某些移民政策或当前席卷欧洲的反移民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伟人曾 这样描述,屠杀犹太人的正是另一部分所谓的“犹太人”,而基于“西方资本复杂转进”进程,未来某一天,西方的资本主义正走向灭亡。在西方资本利益看来,如果走投无路,不妨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混淆起来,再用种族、特别是宗教冲突替代某某主义之间的对立,将文明的冲突“借尸还魂”(注,亨廷顿所写《文明冲突》主要指向的就是中国。克林顿近期表示,中国崛起不可阻挡,希望中国善待美国,其目的就在于暗示,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不可兼容,中华文明兴起将是西方文明的灾难),挑起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尤其是中华文明的冲突和矛盾。这或是欧洲某些移民政策下鼓励、引导大量中东伊斯兰移民进入欧洲的不为人知的隐晦原因,甚至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再次牺牲犹太人。
在中东国家建立、推动的“阿拉伯半北约”过程中,小心西方邪恶势力混入其中,扛着红旗反红旗,通过“文明冲突论”,拨弄是非,拉一派打一派继续搞“金融之上”,用这种矛盾谋求继续支配世界。这一话题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展开。所以,对“阿拉伯版北约”,尤其是阿拉伯、中东、伊斯兰国家在推动的过程中,国际社会既要支持、推动,也要防范、引导。
●基于“9·3阅兵”后“很多玩法变了”再谈“准备开枪”!
在本次讨论的最后,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据微信公众号“中国海警”消息,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甘羽表示,9月16日,菲律宾组织10余艘公务船从不同方向非法侵闯中国黄岩岛领海,中国海警依法对菲船采取喊话警告、航路管制、水炮喷射等管制措施。10时许,菲3014号公务船无视中方多次严正警告,以不专业、危险方式,故意冲撞中方正常执法的海警船。菲方蓄意侵权挑衅行径性质恶劣,发生擦碰的责任完全在菲方。
“9·3阅兵”之前东方时事解读反复强调,基于菲律宾(美帝、及美帝还会威逼利诱其它走狗、比如,日本极右,韩国亲美势力等)在南海及其它方向、以极限手段冲撞中国红线,原则上我们要准备“开第一枪”,但要尽可能把“开第一枪”处理为“开第二枪”。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是要用国内法覆盖黄岩岛。而新闻中提及的情况就是在菲方在极限冲撞中国国内法,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擦枪走火”。因此,再次强调:原则上我们要准备“开第一枪”,但要尽可能把“开第一枪”处理为“开第二枪”。
也就是说,我们希望有关部门做最坏打算,且能将最坏情况处理好,将其处理成对方开“第一枪”。如果对方贼心不改,甚至变本加厉地施行“饱和式侵闯”(注,搞数百艘、近千艘各种船只有组织的施行侵闯行为),则首先在外围动用无人装备执法。如果对方仍继续挑衅,那就采取“关门打狗”的策略(注,不妨将侵闯目标放入12海里领海基线内,先警告,如,跨射警告,若不听,则“武力执法”)!我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以战止战”,威慑对方不敢冒险。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东部战区《受不了了》硬核视频两小时破千万播放,歼-20、东风导弹等新质战力集体亮相,用实兵实装画面发出“埋葬一切来犯之敌”的最强威慑。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受不了了》也是“9·3阅兵”之后,中方主动“改变玩法”的具体表现之一:如果菲方胆敢侵犯中国主权,基于中国相关国内法,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下,当然可以“开第一枪”。如果说美菲装不下去了,那我们更忍不下去了,《受不了了》就是最好写照。既然美菲想要挑衅,那我们就主动准备应对挑衅。菲方可以说中国在“钓鱼执法”,但问题在于,如果菲方不违反中国相关法律,实施非法侵闯,怎么钓你?!甚至我们会启动不同层级的“以岛换岛”。何况,菲方口中的巴丹群岛、巴拉望岛从来不是菲律宾的领土。奉劝菲方不要把事态闹到我们拿菲方口中的巴丹群岛、巴拉望岛去重新定义菲律宾领土范围的那一天再后悔,一切都晚了!
放开外资买房?外汇局资本项目资金可用于非自用住宅购房,释放何种信号?
【新闻报道】
9月1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主要内容:一是深化跨境投资外汇管理改革。二是深化跨境融资外汇管理改革。三是优化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
【讨论纪要】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通知》应从国家准备随时启动“最低经济内循环”角度,随时准备应对“摊牌”局面的角度加以观察。《通知》出台的主要目的仍在于维持房地产业的基本稳定。
到目前为止,房地产业对我国而言仍是较为重要的传统行业之一。且到目前为止,房地产泡沫仍未完成处理。在我们的观察中,当前阶段,尽管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流程在持续优化,但从法拍房作为特殊资产渠道的市场份额正被逐步分流的情况观察,银行显然正在寻找法拍之外的解决路径,以求缓解压力。
从2022年3月份,因应俄乌战争长期化的基本判断,国家开始逐步放松房地产政策至今,3年半过去了,我国房地产业的下行压力依旧很大,维稳难度不容乐观。这是房地产泡沫产生负面影响的具体表现之一。
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甚至随时可能滑至“满地鸡毛”之“深水区”的背景下,有意前往中国投资、避险的资本很多,而资本的流动往往携带技术,尤其是人才。某种意义上说,这也算是另一种模式的招商引资。
此外,中国外管局也在考虑美国未来利率,汇率变化的问题。如果美联储最终决定执行降息,对美元将是一个沉重打击。
在我们看来,9月16日,美元指数跌破97关口(注,在汇市尾市收于96.639)就与美联储降息预期越来越强烈密切相关。随着美元和人民币利差的不断缩减,人民币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加。《通知》中提及的“缩减资本项目收入使用负面清单”也是给对投资人民币感兴趣的资金提供投资渠道,尽量让这些资金沉积在中国国内(注,是用利润购买费4自用房地产,也就是,住宅,办公之外的其他房产),而非随着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利率、汇率变化“游来荡去”(注,十多年前,东方时事解读提出过一个话题,哪一天发展到中国对利率敏感,美国对汇率敏感,这将是中美经济角色的逆转)。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大家不用担心“外资抄底中国房地产”的问题。结合此前我们对基于美国内斗日甚一日,后续发展极不可预测,且在当前阶段仍是国际局势后续演化之主要推动力之一的国际局势基本现状,在中国房地产泡沫仍未处理干净的情况下,国家绝不能,也不应该放任出现“双泡沫”局面。
最后不妨以8月23日“闭门直播”中东方时事解读的一组观点作为本段讨论的结尾:……我们非常担心出现,消费信心还没恢复、却导致大量资金,比如,银行资金非法大量涌入股市的情况出现。再加上“房地产泡沫”尚未处理干净,届时,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就和美国成了“连体婴儿”,中国只能眼看着美国正式开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公开正式“印钱”而不敢采取任何反制行动。甚至,某种意义上说,由于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民生问题,届时的战略处境比毫不关心民生问题的美国政府更加被动。
-
《衍射-东方音频讨论-AI版-经济部分》星期三 2025年...
2025-10-30 -
东方时事解读QQ群讨论纪要-详细版(2022-10-20)
2022-10-20 -
东方时事解读-等待性质的新闻-【第2022-279-280期】
2022-04-24 -
东方-时事漫谈 2021年05月21日
2021-05-24 -
东方-经济视点【第2021-029】
2021-05-16 -
东方-时事漫谈2021年04月03日
2021-04-04 -
东方-时事云评【第20201215-264期】
2020-12-20 -
东方-时事云评【第20201207-259期】
2020-12-16 -
2020年12月15日-测试001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