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事解读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10月24日【第2025-1360期】

发布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5-10-27


四中全会公报“划重点”——从“军事向前进,生产涨一寸”到“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


新闻报道

 

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闭幕。当天,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正式公布,国际社会高度瞩目。

 

【讨论纪要】

 

并不能仅根据“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这一描述天然导出现在马上就要实施收台的结论

 

今天的讨论我们将主要围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相关内容进行展开。

 

对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中提到的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句话,有些网友提问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这一描述是否意味着我们马上就要收台了

 

对此,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台湾问题并不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重点,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更多是一种一般化的说法。我们并不能仅根据这一描述天然导出现在马上就要实施收台的结论。

 

如果美国内部恶斗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导致局面没有彻底走向失控,也就是西方资本最终或主动或被动选择了“河渡人”,与国际社会就这样对峙下去,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到了2028年左右,当对方被我们消耗得差不多,客观上无力、主观上也就无心阻碍国际社会去做些什么的时候,我们将考虑主动收台。目前,随着我国在半导体、芯片、新材料、军事科技等各领域的不断发展,中美之间,绝对实力也好,相对实力也罢,此消彼长的趋势愈发明显。

 

再次强调,军工产业有一个明显特点,那就是兼具传统安全层面和非传统安全层面

 

此外,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注,建议稿,也是具有前瞻性的一份文件。性质是征求意见稿,下一步由国务院根据这个建议稿进行具体部署、行文,最后经人大批准成为正式计划实施。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这一文件所提内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战略威慑性)中还有一段描述值得大家注意,即: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一方面,这段描述或意味着未来几年,我国会把更多资源投入军工行业。关于军工行业的重要性,不妨通过一段内容回顾和大家重新学习。内容摘自:2025年10月7日,第1348期《衍射+东方时事解读核心摘要》(注,下文简称《摘要》),内容如下:

 

某种意义上说,完全可以用军工产业逐渐打掉美国(西方)最后仅存的相对世界霸权

 

用一句话概括上一小节的讨论,即:中美之间的战略态势大体是,如果说在传统安全层面是“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军”。那么在非传统安全层面,就是“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注,人民币结算要成为与美元结算相当的结算模式)。

 

此前我们经常强调,目前阶段,国际社会仍以尽量争取“河渡人”之局面为最优战略选项。通过今天的讨论,大家不难看出,这一评估更多是基于,或者倾向于传统安全层面。而在非传统安全层面,似乎国际社会追求的最优战略选项超越了“河渡人”。也就是“人不渡河,河去渡人”。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传统安全层面守住基本面、基本盘,而在非传统安全层面借力打力,攻城掠寨(注,属性类似于“惩罚性反击”)。对于“河渡人”在传统安全层面和非传统安全层面的理解,又构成了相互支撑,交替掩护的“一枚硬币的两面”。

 

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点最能说明问题,那就是军工产业。

 

大家应该在国庆假期,也就是10月5日,注意到“歼-35”再次开放厂房,甚至开放座舱内部细节的相关新闻报道。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结合“歼-20”测试“野兽模式”一并观察,“歼-35”或已经做好了随时外销的相关准备。

 

此外,这也和“歼-16”停产传闻密切相关。有消息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空军部队正在转向“全隐身化”和“有人+无人”作战模式,这意味着五代以下战机将会被逐渐淘汰。这也意味着“歼-35”视中国的具体战略需要可以随时外销。

 

从战略角度来观察,以可以随时外销“歼-35”为代表,中国军工正准备或计划抢占传统意义上由美西方把持的全球军火市场,与此同时,也将美西方的影响力从诸如中亚、南亚、中东、非洲,甚至拉美地区挤走。

 

军工产业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兼具传统安全层面和非传统安全层面,如果真的可以打开中国自己的军贸市场,类似“歼-35”这样的武器系统完全可以对外销售,即:首先,我们有更加先进的武器系统自用;其次,可以快速回笼军工科技投入的研发和生产资金;最后,军售可以改变相关地区国家的政治立场和对外政策。某种意义上说,完全可以用军工产业逐渐打掉美国(西方)最后仅存的相对世界霸权。

 

结合上述内容回顾,大家不难看出为什么我们要再次重点强调军工产业。军工产业构成了当前阶段国际社会仍致力于追求“河渡人”之战略选项,基于传统安全层面和非传统安全层面,相互支撑,交替掩护之“一枚硬币的两面”。或者说,军工产业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兼具传统安全层面和非传统安全层面,即:在确保我们自己有更加先进的武器系统自用的基础上,一方面,打开中国自己的军贸市场,可以快速回笼军工科技投入的研发和生产资金;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相关地区国家的政治立场和对外政策,逐渐打掉美国(西方)最后仅存的相对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

 

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与毛主席1948年提出的“‌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不谋而合

 

巧合的是,东方时事解读有关军工产业特点和重要性的观察,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中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这一描述相吻合,即:国家围绕军工产业的发展建设方向及产业战略定位也具备“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的典型特征。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中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这一描述与毛主席1948年提出的“‌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不谋而合。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这一描述才是本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中的“重点”之一。

 

也许有网友会问,为什么我们不在斗争、备战和建设之中做出选择,如此岂不是能更好地将精力和资源集中在我们最需要的方向上?对此,我们的看法是:第一,我们在战略上处境最优;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我们是成年人,不做选择,只有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斗争、备战和建设,我们全部都要!

 

也就是说,目前阶段,斗争已经成为常态,且随时可能有局面失控的情况发生,为此我们当然要做好最坏准备,包括备战。但是,只要敌人一天不敢选择孤注一掷、狗急跳墙,我们就继续搞我们的建设,扎紧篱笆,夯实基础。类似的战略判断,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初,也就是2022年的3月底4月初也曾经出现过,那就是逐渐放开房地产调控政策,一如东方时事解读在第一时间所评估的那样,中国最高决策层判断俄乌战争将要长期化,这也是“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等待,该做什么做什么。

 

梅德韦杰夫现在才给美国贴上“俄罗斯敌人”的标签,岂不是反射弧太长了一些?

 

说到俄乌战争,以及2022年3月基于判断俄乌战争必将长期化的精准战略判断,中国果断调整房地产政策这件事儿,不得不再次强调这一战略判断的重要性。

 

10月23日,一边取消元首会面,一边追加对俄油企制裁,特朗普政府对俄罗斯接连下手。对于美方行径,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上直斥,美国已成为俄罗斯的敌人,美国总统特朗普已正式踏上对俄战争之路。

 

对于上述新闻中梅德韦杰夫的相关言论,我们在阅读后的第一反应是荒唐。从2022年2月24日到今天,俄乌战争进行了差4个月就满4年的地步,在如此漫长的战争中,俄罗斯国家利益蒙受了巨大损失,国家经济处于战时体制骑虎难下,就连土豆和成品油供应都成了问题。而无论是北约东扩,还是俄乌战争,如果美国不实质性参与其中,仅凭欧洲恐怕是很难做到的。尽管俄美军事上没有直接交手,但美军(注,包括马斯克的“星链”系统)本质上早已深度参与到战争之中,美国早就是俄罗斯的敌人,而且是明白无误的幕后黑手。作为俄罗斯二号政治人物,梅德韦杰夫现在才给美国贴上“俄罗斯敌人”的标签,岂不是反射弧太长了一些?在我们看来,恐怕这也是俄罗斯至今不肯实质性放弃阿富汗小九九的必然结果。

 

出乎西方资本利益意外的是,一场进行了差不多4年的俄乌战争把这些囤货“家底儿”消耗得一干二净

 

对此我们不禁想问,到底是普京政权对北约东扩和俄乌战争的本质缺乏深刻认识,还是对北约东扩和俄乌战争的本质有自己所谓“独特见解”?就是这样的俄罗斯政府,我们还能指望他们什么呢?

 

由此不难看出,一如东方时事解读在第一时间所评估的,中国最高决策层关于“俄乌战争必然长期化”的战略判断是何等的准确和正确。这也是我们反复强调,当前阶段,对国际社会而言,致力于维持“河渡人”为什么是最优战略选项。“河渡人”来源于“半渡而击”,其“两个标的”从来就是西方和俄罗斯两个,这也是我们对西方和俄罗斯的最本质认识。

 

俄乌战争本质上是对美、欧、俄三方的同时消耗。如果抓主要矛盾,将国际社会的最大敌人聚焦在西方资本利益上,那么,他们在乌克兰给俄罗斯设下“中东时间陷阱”,而我们则借俄乌战争,给他们设下“全球时间陷阱”。

 

当然,西方也不傻,面对中国这个西方眼中最大的潜在敌人,尤其在2010年中国因钓鱼岛问题围绕稀土对日本极右政权进行敲打后,西方在稀土问题上一直有所准备,尽管在稀土开采、提炼,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进展有限,但在囤积三稀金属相关制品的问题上一直在做。

 

只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一场进行了差不多4年的俄乌战争把这些囤货“家底儿”(注,包括三稀金属相关制品在内的战争资源,包括,政治资源、军事资源和经济资源)消耗得一干二净,这或是本次中国针对特朗普政府精心策划并挑起的商贸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采取“长臂管辖”方式进行坚决反击能够起到如此犀利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三稀金属制品属军民两用,所以,这次反击,可以说既打西方仅存的实体制造业,更打击了西方资本利益最忌惮的金融市场。当然,在此之前,我们也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比如,想办法逐渐减缓西方就三稀金属相关制品的囤积速度。

 

再次提醒特朗普政府,2025年10月底,最迟到11月中旬之前认怂,也许双方还能谈一谈

 

在继续展开讨论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10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期待10月30日与*********的会晤取得积极成果

 

对于上述新闻报道,我们想要强调两点:第一,有关中美两国元首是否会晤,什么时间,在什么场合,以什么方式,大家以外交部发布的官方消息为准。到截稿为止,外交部提供的消息是“没有消息可以提供”;第二,再次提醒特朗普政府,2025年10月底,最迟到11月中旬之前认怂,也许双方还能谈一谈。如果过了2026年中国春节再想认怂,恐怕一切都晚了。因为那个时候中美经济恐怕已经因为长时间对峙、对抗,以及各自战略安排(注,春节过了就是两会,到时候我们的“十五五”计划就要安排执行了)从而“或不可逆”地奔着彻底摊牌而去。

 

当然,围绕本次中美马来西亚吉隆坡商贸磋商,我们仍认为,美方采取大幅让步的可能性不高,因为目前对中国做出大幅让步,不利于“特朗普们”在美国日甚一日的内部恶斗中获得主导权。但小让步的可能性不低。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小让步”,比如,特朗普政府打算拿安世半导体被荷兰当局强行接管一事“做牌”,某种意义上说已经被我们废了,不仅如此,反而成为我们手上的一把利剑。我们不妨把话说得再直白一些,即:安世半导体这张“牌”是特朗普造的,当然可以解决一定问题,但前提是需按照中方要求来谈,比如,在安世半导体被荷兰当局强行接管一事上,荷兰当局必须无条件改正错误,否则相关欧美企业就不要想从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得到一块产自安世半导体中国分部的车规级芯片(注,相关欧洲国家或可参考必和必拓接受人民币结算模式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安世半导体中国分部向这些国家直接提供芯片,前提条件是:使用人民币结算,并起诉荷兰当局,或起诉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总而言之一句话:爱谈不谈,我们不在乎。且这次中方是当真的,就在为事态随时可能发展到双方彻底摊牌的方向,也就是最坏的情况做准备。

 

克鲁格曼发声后,“美国版土木堡之变”所有因子就此全部集齐,距离美国内部爆发“土木堡之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为了更好地展开讨论,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近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发表了一篇长文,论证并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经济在实际规模和影响力上,已经远远超过美国……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位诺贝尔奖得主断言美国永远无法再赶上中国。

 

“中国的实际经济实力已经超越美国,而且永远不会再被超越”,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宣称。克鲁格曼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回忆道:“当我指出中国经济实际规模远超美国时,一些读者对此表示怀疑。但只要看看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发电量:中国的发电量是美国的两倍多”。对这位经济学家来说,这一事实比任何其他事实都更能概括世界正在经历的变革时代。

 

对于克鲁格曼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这个人做的事大家应该十分熟悉。可以说他是一个对华极不友好的西方反华学术权威。

 

2012年起,克鲁格曼在多家美国知名媒体上持续发表中国经济崩溃。他将中国发展模式类比为其他地区崩盘前的相似轨迹,断言中国模式遭遇结构性危机,甚至预言五年内将出现硬着陆。这些论断在西方舆论场引发强烈反响,部分媒体将其视为解读中国经济的权威视角。

 

戏剧性的转折发生在2024年。这位极端反华的经济学家突然“崇华”并抛出第二次中国冲击即将到来的论断,强调中国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领域的突破将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到了2025年,如上文所述,克鲁格曼已经把他对中国经济的“重新认识”进一步升华中国已全面超越美国,且美国永远无法再赶上中国”。当然,克鲁格曼在分析中美贸易战时把矛头指向特朗普政府,其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策略注定失败。

 

通过上述关于克鲁格曼其人的基本介绍,想必大家对其这种跨度十余年的立场如此剧变大跌眼镜在我们看来,恐怕引起克鲁格曼如此立场巨变的,首先在于过去这十几年美国无论是绝对实力还是相对实力相对中国下降得实在是太快了。且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中,在国际局势发展到今天的形势下,克鲁格曼的观点在西方恐怕不是“极少数人认同”,而是“相当一批人认同”,且这些人都是所谓西方的“精英人士”。而在克鲁格曼发声的背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版土木堡之变”的所有因子就此全部集齐,距离美国内部爆发“土木堡之变”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不难看出,这些西方的“精英人士”已经丧失了斗志。克鲁格曼和特朗普、马斯克之流一样,比谁都清楚,美国已经完蛋了,美国更不可能再次伟大了,只是克鲁格曼把这些话公开说出来而已。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剩下的事情就是收拾细软准备“抢蛋糕、分行李”了。如此才能各回各家,各喊各妈,另谋生路,说句大白话,就算“落草为王”也需要一点金银细软,也就是美国这艘巨轮沉没后的各自的生计问题。这也是我们说这一次美国内部恶斗双方都不能退的重要原因之一,道理很简单,谁退,谁就会跟随美国这艘注定沉没的巨轮葬身海底。也基于此,我们判断,“特朗普们”被逼上绝路是完全可能选择“孤注一掷、狗急跳墙”的,至少选择“前一秒选择孤注一掷,和你拼命;实在不行,后一秒再选择妥协投降”。

 

以色列议会的背后明显有“拜登们”“索罗斯们”的诡影

 

在本次讨论的最后,我们就以色列内部恶斗相关话题的后续发展做一个追踪。在继续展开讨论前我们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10月23日,据媒体报道,美国国务卿鲁比奥22日警告以色列“不要吞并约旦河西岸”,称以色列议会采取的举措及定居者的暴力行为对加沙和平协议构成威胁。

 

就上述新闻报道,我们想要强调的是,近段时间,特朗普小集团伙同内塔尼亚胡小集团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随时围绕加沙停火协议准备“华丽转身”,以求基于各自内斗的利益诉求通过再次军事打击伊朗来实现,即:对前者而言,通过再次军事打击伊朗,尤其是将局面刻意引导向“波斯湾大乱”,进而对内,对华尔街,对外,对国际社会再玩“双向讹诈,内外摊牌”;对后者而言,通过再次军事打击伊朗,尤其是通过彻底摧毁伊朗的核设施或核计划以求彻底扳倒以色列的宿敌,从而巩固内塔尼亚胡政权,使得内塔尼亚胡小集团免受残酷的政治清算。

 

既然如此,与“特朗普们”对立的而“拜登们”现在想的最多的一件事之一恐怕就是如何在“华丽转身”的问题上给“特朗普们”掺沙子、下绊子,于是就有了上面那匪夷所思的一幕——利库德集团就以色列议会提出的涉“大以色列梦”相关提案进行批评(注,具体大家可参阅《摘要》2025年10月23日,第1359期)。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的内部恶斗已经外溢,且至少外溢到了中东方向的巴以问题上。而以色列内部恶斗显然已经成为美国内部恶斗围绕中东问题投下的一道倒影。此外,中东问题还涉及当前复杂且微妙的欧美关系,涉及中东相关国家对美以因应各自内斗的需要随时“华丽转身”再次军事打击伊朗的默认甚至支持。所以,对于以色列庙堂之上燃起的这把熊熊烈火,卢比奥是一定要去扑灭的。卢比奥很清楚,和美国内部一样,以色列的内部同样严重分裂,且以色列议会的背后明显有“拜登们”“索罗斯们”的诡影。

 

“犹太资本”掌控下的美国政府的高级官员在攻击“犹太人”,“犹太人国家”中的一部分“犹太人”在攻击另一部分“犹太人”

 

内塔尼亚胡恐怕和克鲁格曼一样,深刻地认识到美国已经完蛋了的现实,故而开始拼命挣扎。所谓“拼命挣扎”,除了想方设法巩固政权之外,和特朗普小集团一样,内塔尼亚胡小集团也在想方设法“捞钱”,比如,通过联合国救援加沙难民一事中饱私囊。

 

细思极恐的是,内塔尼亚胡作为以色列这个所谓“犹太人国家”的总理,如果说围绕本轮巴以冲突吃巴勒斯坦难民的“人血馒头”勉强在逻辑上说得过去,那么吃以色列人,或者是犹太人(注,以色列国家利益)的“人血馒头”在逻辑上就显得诡异了。诡异就诡异在,我们再次观察到,所谓“犹太资本”掌控下的美国政府的高级官员在攻击“犹太人”。即便是以色列这个所谓的“犹太人国家”中的一部分“犹太人”,比如,利库德集团在攻击另一部分“犹太人”,也就是以色列议会。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由于目前阶段仍代言西方资本利益的美国资本利益已经严重分裂,而这种严重分裂又导致了以色列内部的严重分裂,而以色列内部的严重分裂又反噬了美国,导致其内部恶斗的更加剧烈。

 

围绕诺贝尔和平奖,刻意“颁发”给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的羞辱

 

这种效应我们可以从近期的一次国际事件中观察得非常清晰。那就是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10月10日将2025年和平奖授予委内瑞拉反对派领袖玛丽亚·科里娜·马查多,表彰她所谓“为委内瑞拉人民争取民主权利的不懈努力”。

 

关于马查多本人到底对委内瑞拉人民做了什么我们先不去掰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位所谓的委内瑞拉反对派领袖只是美国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马仔”。然而,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偏偏把诺贝尔和平奖,这一特朗普垂涎三尺的奖项颁发给了美国的一名“马仔”。

 

显然,这是有人在刻意羞辱特朗普。由于10月10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公开在社交媒体上通过“AI合成照片”展示所谓“向特朗普颁发诺贝尔和平奖”为特朗普造势,显然,这份刻意为之的羞辱也复制给了内塔尼亚胡一份儿。显然,华尔街内部,美国资本利益内部,不仅有人对特朗普非常不满,更有人对内塔尼亚胡非常不满。从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上文我们提到的美国资本利益内部严重分裂导致的以色列内部严重分裂,以及后者对前者的剧烈反噬作用。

 

警惕日本高市政府不惜“经济自残”以配合美国搞“虚拟天下围攻中国”

 

新闻报道

 

10月26日,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其经济政策主张被称为“早苗经济学”。市场认为早苗经济学等于“安倍经济学2.0”。

 

【讨论纪要】

 

对于上述新闻报道提及的将早苗经济学看作是“安倍经济学2.0”的观点,我们表示基本赞同。高市早苗在当选日本新一届首相后,日本经济的确要重走“安倍经济学”的老路。或者说,日本经济会重走无限大规模“印钱”的老路。

 

这意味着日本经济将会加速虚拟化。这也意味着,日本经济反而因加速虚拟化而更有条件配合美国。此时日本仅存的制造业虽然对日本经济而言也很重要,但至少没有高市早苗上台之前那么重要了。

 

在特朗普政府战略围攻中国的构想中,印度更多基于传统安全层面配合美国,日本则更多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配合美国。所以,国际社会应对日本极右政权不惜以自残日本仅存制造业的方式配合美、欧“虚拟天下围攻中国”的这种可能性保持高度警惕。而现在,某种意义上,欧洲方面已经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不惜“自残”欧洲经济本身也要配合美国对华商贸战的极端化倾向。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高市早苗成为日本新一任首相一事,中方迟迟没有发去贺电,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冷淡得像冰块一样,只说“注意到了”“我们已经按照外交惯例处理了这件事”。所谓“维新会”是日本极右的大本营,且在“台独”问题上表现极为嚣张,在此前我们还刚刚制裁了一名数典忘祖的大汉奸石平。说白了,中国不承认高市早苗政府,在中国眼中其就是临时政府性质。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显然中国在对内对外传递“抛弃幻想,准备战斗”的明确信号。

 

小谈四中全会公报中的科技自立自强成未来五年”这一关键词

 

新闻报道

 

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国际主流媒体重点关注公报提及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部署,认为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已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

 

【讨论纪要】

 

就上述新闻报道,首先我们想要强调的一点是:

 

四中全会公报中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描述,中国政府已为即将到来的五年规划设定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国家围绕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以及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等相关部署一定能够实现。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之一是中国和西方之间“彻底脱钩断链”是否会发生。在我们看来,尽管这种“彻底脱钩断链”更多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讨论,其来的不如传统安全层面激烈,但比传统安全层面更为本质,且可能由此引发局部战争。一旦如此,对上述实现过程一定会产生负面影响。这或是本次四中全会报告中着重提到“边备战,边建设”的主要原因。需要额外强调的是,如果未来6到7年左右的时间里,如果西方最终或被动或主动选择了“河渡人”,我们将取得包括上述高科技领域成就的最大化成果。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有“意外”发生,比如上文提到的中国与西方彻底“脱钩断链”,中国启动“最低限度经济内循环”,甚至爆发局部战争,那么实现的过程,和时间都会相应出现较大变化。

 


感受到就业压力的程序员朋友们不妨全面学习鸿蒙系统架构下的程序开发


最后需要补充一点,如果真的出现中国与西方彻底“脱钩断链”的局面,在我们看来,程序员这个职业在鸿蒙系统架构下或将迎来新生。届时,目前仍主要运行在西方软硬件体系下的应用、生态等,或需整体“重做”一遍,所以,目前感受到就业压力的程序员朋友们不妨全面学习鸿蒙系统架构下的程序开发等相关内容,对未来改善就业或有一定帮助。


想加入东方漫谈【闭门直播】的网友请添加微信:DFBM2025

 

【闭门直播时间】每周六晚20:30~23:00,主要为东方漫谈公开直播不方便讲的内容,并解答网友关切的时政、经济、社会热点等问题。一年共48次直播。注:闭门直播与每日音频或不可避免有部分重合内容,介意者慎拍。

闭门直播优惠购买链接
https://tcuax.xetlk.com/s/1pamwE

 

购买成功的小伙伴可以联系小助理进闭门专属群小助理微信:DFBM2025 或识别二维码关注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