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事解读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10月27日【第2025-1361期】

发布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5-10-28


不排除美国内斗失控从“航空业的空前混乱”开始的可能性


新闻报道

 

10月25日,美国农业部表示,在联邦政府继续停摆之际,美国最大的社会救助计划之一的食品补助下月将不会发放。

 

【讨论纪要】

 

美国政府“关门”已经被共和、民主两党彻底“武器化”

 

10月27日,因美国内部恶斗导致的政府停摆即将“满月”。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农业部在其网站上的一篇文章中说:“已触及底线,水井已经干涸。目前,11月1日不会发放任何补助。”报道提及,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超过4100万人依赖这一月度补助。在新墨西哥州等一些州,依赖该计划的居民比例高达惊人的21%。10月24日,美国众议院200多名民主党议员联名呼吁美国农业部动用紧急储备,为11月的食品补助提供资金。然而,媒体披露的一份备忘录显示,美国农业部没有计划这样做。

 

无独有偶,与美国众议院200多名民主党议员联名呼吁美国农业部动用紧急储备相对的是美国财长贝森特。10月27日,贝森特表示,预计11月15日美军将“无薪可领”,他呼吁“勇敢的民主党议员结束这种局面”。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美国国会参议院已进行了十多次表决或程序性投票,以推进众议院已通过的、共和党提出的一项临时拨款法案。该法案旨在将联邦政府资金延长至11月21日,从而结束政府“停摆”。但投票始终未获通过。共和、民主两党持续互相甩锅推责。以至于有美国媒体哀叹,美国政府“关门”已经被共和、民主两党彻底“武器化”,华盛顿已无人将之视作危机。

 

美国的航空运输系统停摆,如同中国铁路系统停摆一样,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随着美联邦政府“停摆”影响范围的逐步扩大,人们的担忧也与日俱增。

 

美国交通部部长肖恩·达菲表示,25日当天,全美机场报告了20多起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短缺事件。据航班追踪网站的数据,25日美国有超过5300个航班延误;截至26日16时,已有超4700个航班延误。

 

值得一提的是,自美国政府“停摆”以来,本就人手短缺的空中交通管制更加捉襟见肘,美国多地机场航班大量延误。政府警告称,由于28日空管人员将首次完全领不到工资,未来几天空管人员短缺情况将进一步加剧,导致更多航班延误和取消。

 

众所周知,美国的交通运输和中国有所不同,美国主要依赖汽车和飞机出行。铁路系统虽然也有客运功能,但主要用于货运,且很多路段年久失修。

 

现在的问题是,从10月28日开始,美国的空管人员将停发工资。一般情况下,美国的就业人员相当一部分的薪水是周发的,在美国政府停摆差不多一个月后,美国的空管人员终于面临无薪可领的地步。由此可能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美国的航空运输系统可能就此停摆,这就如同中国铁路系统停摆一样,一旦发生,必然构成后果不堪设想的严重事件,也必然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影响,比如,由于更多空管人员的缺口,或导致空难事件密集发生。

 

这种“危机”意味着美国内斗将逐渐走向失控,且极可能从航空系统的全面混乱开始

 

通过上述两段的讨论,大家不难看出,美国债务上限导致的政府关门仍处于僵局之中,且看不到任何得到解决的希望。“拜登们”也好,“特朗普们”也罢,都没有丝毫打算退让的意思。道理很简单,美国这艘“破船”,沉没是注定的事情,谁退让谁就没有得到“逃生船票”的资格,谁就会跟随美国这艘“破船”葬身海底。对于“拜登们”和“特朗普们”来说,他们现在想的事情只有如何相互甩锅,相互推责,相互挖坑,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生。而“认输”和“后退”这两个词,至少在目前阶段和考虑结束美国政府停摆一样,不在“可选项”中。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随着美国政府停摆时间越来越长,积累的汹汹民意必然越来越多。对“拜登们”来说,尽管其对于作为“当家人”的“特朗普们”具有天然优势。但随着时间的延续,总有一天,汹汹民意会聚集到一个爆发的临界点,比如,美国的航空系统或会出现大规模混乱(注,10月28日后,随着美国政府继续停摆,空管人员将无薪可领)等,也许“特朗普们”等的就是这个机会(注,美国每天保守估计至少2万航班班次,一旦出现空难,导致的经济损失和对社会稳定的冲击都极大),届时,“特朗普们”会把造成这一切不幸的罪责全部推到“拜登们”头上。因此,“拜登们”自然知道,如此耗下去不是个办法,局面必然对己方愈发不利。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也许到了某一时刻,对“特朗普们”而言,真正的危机就会到来。所谓“危机”,其中“危”的一面,就是“拜登们”不按牌理出牌,下定决心奋起反击;其中“机”的一面,则是“特朗普们”有机会借“拜登们”孤注一掷之际,抓其一招之错,将其置于死地。此外,这种“危机”也意味着美国内斗将逐渐走向失控,且极可能从航空系统的全面混乱开始。其中还会裹挟美国的政府官员、军队、警察等各个系统。

 

“屋漏偏逢连夜雨”,特朗普的亚洲之行似乎并不顺利

 

在继续展开讨论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10月26日,南海海域,隶属于“尼米兹”号航母的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和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短短半小时内相继坠毁。

 

对于上述新闻报道,我们首先想强调的是,10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刚刚启程前往东南亚,展开为期一周的亚洲三国访问行程。不难看出,连续两起坠机事件对特朗普而言绝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如果结合目前美国政府依旧停摆,美国内部恶斗不断升级的背景综合观察,用“屋漏偏逢连夜雨”也毫不为过。

 

感到心里腻歪的还不仅仅是特朗普本人,他的左膀右臂,美国财长贝森特刚刚被中方商贸谈判代表李成刚气得“破防”。

 

有人说,因为翻译的问题,将“玩火自焚”错翻译为“地狱火”导致本是同性恋者的贝森特瞬间情绪失控(注,在《圣经》中,上帝用“地狱火”惩罚同性恋者),而在我们看来,真正让贝森特情绪失控的原因或是其想起了当年美国逼迫日本签署“广场协议”的过程中,时任美国副贸易代表的莱特希泽当场将日方提案撕下一页折成纸飞机扔向日方代表的一幕。商贸谈判结束后,与中国代表喜笑颜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方代表的一脸“苦瓜相”。

 

当然,本次商贸谈判传出的消息似乎并非完全都是坏事,按照美方的说法,美国的大豆似乎有了来自中方的订单。

 

对此,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第一,相关消息以中国官方发布为准;第二,就算中方做出小让步,前提也一定是美方做出大让步。也就是说,只有美方用大让步换取中方小让步的可能性;第三,刚好这几天巴西方面在大豆供应的问题上漫天要价,基于在商言商,在美方愿意以大让步换取中方小让步的前提下,中方重新购买美国大豆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第四,美方大让步或在10月底到11月中旬左右出现,对此大家不妨密切观察。

 

以上这些事情,本质上都属于“屋漏偏逢连夜雨”的范畴。让我们把话题重新拉回到美国“尼米兹”号航母半小时连摔两架军机这件事上,这在美军历史上是罕见的。倒不是说摔飞机罕见,而是在同一艘航母上不到半小时连摔两架很罕见。特朗普本次亚洲之行,本来是想要借“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秀肌肉”的,结果却弄巧成拙,丢了大人。

 

至于“尼米兹”号航母,稍微熟悉一点美军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这是一艘1975年服役的“老爷航母”,服役时间超过了半个世纪。有美国媒体爆料称,“尼米兹”号航母现在是强撑服役,超期部署,更是最后一次部署(注,本次部署结束后可能就要正式退役了)。

 

问题显然不仅仅存在于那艘超期部署的“老爷航母”上

 

问题似乎不仅仅在超期部署的“老爷航母”上,比如,在中国愈发严厉的三稀金属相关制品的出口管制的背景下,摔得飞机能及时补充吗?对因美国政府停摆即将无薪资可领而“无薪”工作,也因美国政府停摆家人在领救济而“无心”工作的美军官兵们如何安抚?相对于如此罕见摔飞机的美军而言,美国本土上空的民用飞机呢?在停薪、空管人员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是否会更加“罕见”地出现大量空难事件密集爆发呢?如果美国的民用航空系统真的沦落到空难事件密集发生的地步,美国的经济、尤其是金融将如何维持基本稳定?

 

对于上述美国,美军中正在发生的事情,“特朗普们”也好,“拜登们”也罢,当然是知道的,但他们除了“绝对聚焦”美国内部恶斗之外无暇他顾。这一情况也再次验证东方时事解读就本次美国债务上限到政府停摆一事在第一时间做出的相关评估,即:这次美国政府停摆不会简单结束!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以美国航空系统为例,除非出现重大灾难性事故,“特朗普们”极可能将事态后续发展引导向美国社会将某一部分人,比如“拜登们”贴上“罪魁祸首”的标签后才有可能稍作缓解。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拜登们”不能被动地等下去,大概率要“提前行动”,尤其是以“剑走偏锋”的方式“提前行动”!

 

国际局势的后续发展仍然因应美国内部恶斗后续发展的极不可预测性而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

 

美国政府停摆的僵局说不定今晚就会因“拜登们”的“提前行动”被打破。但问题在于,“特朗普们”会如何应对这场空前的“危机”?或者说,这对“特朗普们”而言,到底是“危”还是“机”?这个问题恐怕对于“拜登们”而言也是如此。总之一句话,美国内部恶斗后续发展完全不可预测。

 

以金融为例,上述“剑走偏锋”的方式“提前行动”就有可能落在“拜登们”把美国金融市场往崩溃方向打。一旦如此,这意味着美国金融市场或将发生毫无先兆的剧烈波动。

 

如果美国内部恶斗最终向内乱、甚至内战方向快速演进,对“特朗普们”来说,要么选择对国际社会做出巨大妥协和让步,要么选择“狗急跳墙,孤注一掷”。显然,国际局势的后续发展仍然因应美国内部恶斗后续发展的极不可预测性而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

 

如上文所述,美国内部恶斗不会简单结束,尤其到“十五五”计划正式成稿之前,美国内斗如何发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如果国际社会向摊牌的方向加以规划,其他国家也会伺机而动,比如,俄罗斯,欧盟,日本等。所以,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当前阶段,某种意义上,四中全会的意见稿基于“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形成对“特朗普们”的某种强烈警告和威慑(注,我们理解“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是“边建设,边备战,边斗争”,也就是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即:不要试图讹诈我们,不吃你那一套,想要从中国这里得到策应,态度放好一些,而且越早越好。否则,美国的内部恶斗就能让你们万劫不复!

 

美方释关税缓和信号求稀土管制推迟,中方待 “实质让步”

 

新闻报道

 

10月26日,中美双方在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磋商结束后对中外媒体记者表示,双方就妥善解决彼此关注的多项重要经贸议题达成初步共识,下一步将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

 

“美方表达立场是强硬的,中方维护利益是坚定的。”李成钢说,此次磋商中,中美经贸团队始终相互尊重、平等对话。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为中美经贸关系更稳定、更健康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讨论纪要】

 

10月26日中美双方在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这件事,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尽管美方有自己的一套说辞,但我们只采信中国官方的说法。按照李成钢的说法就是,“美方表达立场是强硬的,中方维护利益是坚定的。”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李成钢的表态很能说明问题,通俗一点解释就是:只有美方用大让步换中方小让步的份儿,绝没有中方用大让步换美方小让步的道理。或者说,如果按照美方的描述,中方同意推迟对美施行“长臂管辖”式反制的时间,那么美方作为对价要如何让步呢?美方对此为什么只字不提呢?是不是其中有美方不愿说出来的什么内容呢?

 

再次强调,只有美方用大让步换中方小让步的份儿,绝没有中方用大让步换美方小让步的道理。美方需要搞清楚的是,在中美经贸问题上,我们不急,着急的是美方。美方企图通过“左手制造问题,右手解决问题”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方式换取类似美方描述中的“中方同意推迟对美施行‘长臂管辖’式反制的时间”,绝无可能!

 

日本首次发行日元稳定币,或暗藏“蒙蔽美国”之意?

 

新闻报道

 

10月27日,据外媒报道,全球首个与日元挂钩的稳定币于周一在日本推出,这对于以现金和信用卡等传统支付方式为主的日本来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举措。

 

【讨论纪要】

 

就上述新闻报道,东方时事解读想要着重强调的是,如果日本真的成批这样搞稳定币,那一定是在找死!

 

在我们看来,美国玩稳定币某种意义上是被迫无奈,且即便是美国,大规模玩稳定币也是很危险的。相比之下,日本如果真的成批大量搞稳定币,无异于在日本经济上绑满雷管。

 

美国当然清楚大规模玩稳定币的危险性,所以,从高市早苗上台执政的情况来看,似乎美国找到了一个尽可能规避风险的临时办法,那就是日本先上,而且一上来就玩大的。也许这就是美国给高市早苗安排的“预设角色”之一,至少在高市早苗上台后,美元的确得到了支撑,比如,使用大量印出的日元买美元,再去买美元资产等,这些的确是美国金融维稳所需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社会应警惕日本极右政权通过这种模式,为最终把中美“拉下水”(注,比如,中美之间爆发战争)来挣得空间和时间的险恶用心。也就是说,日本极右政权通过这种“言听计从”(注,权宜之计)来刻意麻痹美国,伺机把中美“拉下水”。而有日本极右政权这种险恶用心的还不止其一家,更有欧洲、俄罗斯等,他们无不期盼着中美死磕在一起,他们好趁机咸鱼翻身!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高市早苗政权很可能是一个短命政权,一旦中美博弈进入某一新阶段,高市早苗政权极可能就此结束,至于结束的理由,随便找个什么理由都可以,比如,和高市早苗联合执政的日本维新会就是一个很好的理由。日本维新会是日本极右势力中的“战斗机”,他们憎恨中国不假,但更憎恨美国。

 

按照外交部给出的官方消息,这次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将对韩国正式进行国事访问,这的确是给足了李在明政府面子,并伺机对韩国内政,包括整个东北亚局势、乃至全球局势的后续发展注入某种变量。此外,中方或也有借此机会提醒美国提防日本的狼子野心之意。当然,李在明政府不要认为这次访问过后中韩关系将一片前景大好。

 

就在几天前,朝鲜国家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参谒位于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75周年的新闻报道。显然,对于韩国李在明政府,国际社会在做“两手准备”,或者说,国际社会并不信任李在明政府。至于中韩关系未来如何走向,或取决于中美关系未来走向。

 

财政部将在香港发行 40 亿美元主权债再挑战美元霸权

 

新闻报道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将于2025年11月3日当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美元主权债券,规模不超过40亿美元。具体发行安排将于发行前另行公布。

 

【讨论纪要】

 

类似新闻报道中的事情在去年曾发生过。也就是中国财政部于2024年11月13日在沙特利雅得成功发行的20亿美元主权债券,这是中国首次在中东市场发行美元主权债券。

 

该债券分为3年期和5年期两个品种,发行利率分别为4.284%和4.34%,总认购金额达397.3亿美元,是发行金额的19.9倍,其中5年期认购倍数达27.1倍,创下近年来全球主权债券发行的最高认购纪录。

 

发行美元主权债券,通俗地说就是,中国通过自己的信用(注,不通过美国所谓的信用评级机构)来筹集美元,从上面的基本情况来看,认购率还是很高的。这种高认购率可以看作是投资者对中国主权债券认可的一种具体表现。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建构中国债券收益率模型,将其作为一种参考来对标美国同期国债收益率。

 

曾几何时,美国尼克松时代的财长康纳利曾经狂妄叫嚣: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然而今天我们这样做,很可能在未来某一天彻底改变康纳利的这句“名言”,即:美元是美国的货币,美元也成了美国的麻烦。我们有能力做到干预美国相关债券的收益率。

 

值得注意的是,正常情况下,我们发行美元主权债券的成本要比美国高,但如果有一天,这一成本低于变得低于美国,那将意味着美国在美债问题上的话语权被中国压过。这当然也属于“两个金喇叭”的故事,只是中美两家同时讲“美债的故事”,但美国却讲不过中国。到了那个时候,美元霸权也就消散于无形之中了。所以,从中国财政部于2024年、2025年连续两次发行美元主权债券且认购率极高的情况来观察,至2015年“转折年”到今天,10年过去了,美国的相对金融霸权虽然尚存,但本质上已经接近形同虚设。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我们这样做也在引导市场预期,发散中国金融管理部门认为“美元贬值及人民币升值趋势是长期的”这种评估。为了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这种市场预期引导的必要性,不妨和大家共同回顾两段此前东方时事解读做出的相关评估。

 

第一段内容回顾摘自《东方时事解读·经济视点》2024年11月20日,第382期,具体内容如下:

 

【中国在沙特发行美元债,或导致中美元债券收益曲线出现所谓倒挂】

 

【经济视点】中国在沙特发行美元主权债券,对美帝金融霸权的打击,恐怕远大于各位的想象,网上很少有分析能看到的一个重大影响,就是中国对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更直白讲,是对美国主权信用的影响!维护收益率曲线是美联储与财政部的重要金融维稳工作,中国现在也要进来搅一搅!

 

我们注意到,此次在沙特发行的20亿美元主权债券是11月13日,包括:3年期12.5亿美元,发行利率为4.284%;5年期7.5亿美元,发行利率为4.340%。11月13日收盘,3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为4.271%,5年期国债收益率为4.308%。

 

也就是说,当天中国在沙特发行的3年期美元主权债的收益率比3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仅仅高了13个基点,比5年期的高32个基点。再直白点讲,美债稍有不慎,收益率就会高于中国发的美元主权债的收益率,也就是同期美债价格稍有不慎就会低于中国发的美债价格,这等同于双方债券收益曲线出现所谓的倒挂,意味着市场用脚投票追捧中国用美国的货币发的美元主权债,不待见美国用自己的货币发的美元国债,这对美国金融霸权而言绝对是极大的侮辱!一旦如此,这本质就是美国的主权信用低于中国了!

 

后果则是:

 

一、美国发债更加举步维艰,美债必须用更高的收益率吸引资金,降息成了空谈,难道要被中国逼到加息?

 

二、中国发的美元主权债券收益率就会成为美国必须参考的指标,这意味着美国发行的美元需要中国央行背书才能维持坚挺。

 

最后,随着美元信用被我们打下去,人民币就会比美元更具吸引力。我们从沙特融到的美元,相当部分恐怕是直接投资到沙特当地,搞基建、建工厂、投资生产线等等,我们拓展了市场,沙特也用这个机制将自己的美元花了出去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资产,绝对的双赢!随着规模越做越大,双方肯定会越来越倾向于人民币结算,显然,这又是中国的一个阳谋,用美国的玩法、用美元资源,玩死美国,走美国的路,让美国无路可走!

 

为了让大家更深刻了解上述回顾内容,我们不妨再来共同第二段回顾,内容回顾摘自《摘要》2024年11月19日,第1108期,具体内容如下:

 

……

 

在沙特发行美元主权债券是我国,继人民币石油期货正式上线后,瞄准从根本上打倒美国金融霸权“打响的第二枪”。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在沙特发行美元主权债券的一个重要背景是2024年珠海航展。珠海航展充分展示出,在俄乌战争,中东之乱的无人机作战大放光彩的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军事大国,军事强国,这次我们不再掩饰自己的实力。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国在将美元与石油绑定的同时,也绑定了沙特,美其名曰为沙特提供安全保护。在那之后,美元的发行限制被取消,这是美国可以进入金融资本主义的重要前提。

 

大家知道,汉武帝大败匈奴,开通西域,打通丝绸之路的重要支撑就是军事实力。当卫青与霍去病两路大军同时出击时,匈奴败局已定并被最终被驱逐。今天,我们要打败“现代匈奴”——美国,一样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支撑才能够顺利拓展“一带一路”。而对于没有军事霸权支撑的美国金融霸权是不稳定的,随时可以被掀翻。与本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一样,是对美西方发出严厉警告。国际社会通过珠海航展就是要让方方面面都知道,我们现在不去掀翻美国金融霸权,不是不能,而是不想。

 

也许大家还记得,之前我国在半年内密集发行各类国债,准备建立属于我们的利率传导机制主要是针对国内,那么这次在沙特发行美元主权债务就有针对国外之意。好在现在规模较小,只有20亿美元,对美国而言,这一举动还是“善意”的,但美国不要逼着我们“不善意”!以美元为例,试问,如果中美同时发行美元债券,如果中国发行的美元债要比美国本土发行的美元债收益率要低,价格要高,出现了倒挂。这首先意味着,在国际上,中国金融的信用比美国金融的信用要好得多。这还意味着美国发行的美元需要中国央行背书才能维持坚挺。如此,美国金融霸权还怎么存续?

 

随着美元信用被人民币信用打下去,人民币将变得比美元更具吸引力。沙特就能用这样一个机制将自己手中大把的本来只能购买美债的美元花出去,将其变为实实在在的资产,如:高速公路,高铁,绿色能源,工厂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海外市场得以拓展。随着合作规模越来越大,双方将越来越倾向于人民币结算或本币结算,美元主权债券就成了“启动资金”。可以说,这是用美国的玩法,用美元的资源,玩死美国。美国金融当局再也不敢随意印钞,随意加息降息了。如果美国发行的利率不低就发不出去,越想印钱越印不出去,中国主权发美元债券收益率曲线就会成为他们必须参考的指标。让美国连国债都发不出来,这是典型的“走美国的路,让美国无路可走”,一旦如此,美元金融霸权也就被消于无形了。

 

透过2024年珠海航展,今天我们有能力帮助沙特在军事层面进行全面重新武装,比如,合成旅,沙特的军事力量就成为中国军事体系在海外的一种高效延伸。要么沙特自己保护自己,要么通过中国保护沙特。如果说卫青与霍去病是汉武帝驱逐匈奴的两路大军,那么珠海航展展示出的中国强大的战争潜能与在沙特发行美元主权债券就是驱逐今天美国这个“现代匈奴”的两路大军,只待“封狼居胥”。

 

黄金高位震荡背后是中美博弈与美国内斗风险


新闻报道

 

10月24日,境内黄金ETF的规模较金价“高台跳水”之前增逾7亿元,净申购份额达到8.48亿份。这意味着,不少资金依然看好黄金资产,愿意在短期出现显著调整时入场。

 

【讨论纪要】

 

对于新闻报道中提及的黄金走势,对多头而言似乎是一个抄底良机,毕竟黄金价格上周跌幅接近10%。

 

问题在于,如果考虑到近段时间中美关系的可能变化,比如,一旦特朗普对中国做出大幅让步,则黄金价格恐怕会立刻迎来新一轮暴跌,跌幅可能高达500美元到1000美元/盎司,这对于抄底的投资者来说就是一个严峻考验。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黄金价格剧烈涨跌的不确定性源自美国内部恶斗后续发展的不确定性。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特朗普这次的亚洲之行恐怕是要考虑如何对中方让步的。网络上有一种说法,说美方可能会退回到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始之前的状态,如果真的是这样,全面解禁华为这一东方时事解读建议国家针对美方当前阶段有求于中国的两个最大诉求设置的两个前提条件之一就包括在其中,中国当然可以考虑全面放开三稀金属相关制品的出口管制。

 

问题在于,特朗普会轻易做出如此之大的让步吗?包括向中国实质性让渡西太在内。但问题还在于,如果不打算让步,或不打算做出较大幅度让步,为什么特朗普还要开启这次亚洲之行呢?对此,大家不妨密切观察。

 

此外,同样需要大家密切观察的还有美国内部恶斗的后续发展,尤其在特朗普可能对华做出较大幅度让步以求换得来自中国的外部策应进而赢得内斗主导权的情况下,恐怕同样不能输的“拜登们”不会坐以待毙。如果“拜登们”就此奋起一搏,导致美国内部恶斗全面走向失控,演变为美国爆发严重内乱,甚至爆发内战,届时的黄金价格就可能从暴跌变为暴涨,这个时候,抄底黄金的算是抄着了。当然,在享受喜悦之前,投资者要确保自己的本金在这轮好堵中保住。否则很可能倒在抄底胜利前金价暴跌的“血泊”中。换句话说,就算投资者赌对了方向,但如果时间没有赌对也是枉然,一样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