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餐饮业普遍承压,上半年增收不增利】2024年上半年,餐饮业普遍业绩承压。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国内餐饮相关企业新注册量达到134.6万家,而注销、吊销量也达到105.6万家,接近2023年全年吊销、注销的餐饮企业总量。
简评:今年餐饮业有三个现象:一是头部餐饮普遍降价;二是营收增长,利润减少;三是集体转战外卖。不论是这两年的网红酸菜鱼、还是火锅连锁店,营收表现还可以,但盈利腰斩甚至下跌70%~80%的餐饮企业也是不在话下。根据北京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北京市餐饮业利润总额下降88.8% ,这个数据与餐饮企业财报数据大致相吻合。而今年北京的外卖配送和外卖员增长了将近50%,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某某捞火锅放慢扩店步伐转战外卖。除了消费者兜里没钱了,餐饮转战外卖,有没有闻到单身经济的味道?
2、 8月29日,人民银行以数量招标方式进行了公开市场业务现券买断交易,从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买入4000亿元特别国债。其中“24续作特别国债01”买入3000亿元,“24续作特别国债02”买入1000亿元。
简评:央行买的这批国债,是财政部对银行的定向发行,相关银行再过桥给央行,这批国债之前到期就是这么操作的,这次属于到期续作,央行并没有投放流动性,不是QE。央行拿到这批长债,为二级市场卖出积攒弹药。
3、【央行在二级市场卖出第一笔长债!】8月30日,人民银行在官网发布2024年第1号国债买卖业务公告,宣布当月已开展国债买卖操作,全月买短卖长、净买入国债1000亿元。
简评:买断卖长,防止收益率倒挂?对于央行下场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此前已多次强调,中国央行在国债二级市场的买卖,不能简单理解为放水,我们是有买有卖,是一种调节流动性的手段、利率管理工具,不是西方那样通过国债QE,也不是财政赤字货币化。我们的国债规模已是世界第二,央行入场干预是极为必要的。今年债市走牛是央行干预的一个重要因素,又要提醒,债市投资者注意长债风险,央行也在积攒卖长债的弹药。
4、A股今日放量大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68%,深成指、创指涨超2%, 两市成交额超8000亿元,较上日放量2693亿元。
简评:今日股市大涨,技术上本身就有反弹要求,特别是近日中美频繁互动,沙利文来了之后,紧接着美国商务部9月7日也要来,恐怕要谈谈贸易战的问题。总之,技术+形势变化共振导致今日放量上涨,市场情绪非常乐观,港股、人民币等人民币资产都出现大涨,人民币昨日升破7.1,收复了今年的所有失地。至于A股这波反弹的空间,视中美沟通效果而定。
5、【央行主管媒体:可考虑与时俱进地优化货币供应量等数量型指标口径】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已沿用近30年,其间随着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产品的创新,指标创设时的各类存款和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简评:M1、M2等统计口径估计是要调整了。以前大家会把现金存银行,现在越来越多人习惯性把钱从银行卡转入余额宝、微信钱包或零钱通,类似余额宝和零钱通属于货币基金,也就是金融产品,有一定收益,并且随时存入、随时取出很方便,这就很大程度上充当了活期存款的功能,所以央行其实几个月前就放风了,打算把余额宝、零钱通里的钱计入M1。
【今日放松】
人好比河流:所有河里的水都一样,到处的水都一样,可是每一条河都是有的地方狭窄,有的地方宽阔,有的地方湍急,有的地方平缓,有的地方清澈,有的地方浑浊,有的地方温暖。
——《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
-
东方时事解读QQ群讨论纪要-详细版(2022-10-20)
2022-10-20 -
东方时事解读-等待性质的新闻-【第2022-279-280期】
2022-04-24 -
东方-时事漫谈 2021年05月21日
2021-05-24 -
东方-经济视点【第2021-029】
2021-05-16 -
东方-时事漫谈2021年04月03日
2021-04-04 -
东方-时事云评【第20201215-264期】
2020-12-20 -
东方-时事云评【第20201207-259期】
2020-12-16 -
2020年12月15日-测试001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