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事解读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简评》-0166

发布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4-01-25


【据媒体报道】1月21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就顿涅茨克遭袭致平民伤亡事件发表评论。发言人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谴责一切针对平民和民用基础设施的袭击,包括发生在顿涅茨克的这次袭击。对平民和民用基础设施的袭击违反国际人道法,这种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必须立即停止。

 

这次,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谴责就显得有些非同寻常

 

【时事简评】从2014年5月顿涅茨克宣布成立“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宣称顿涅茨克不再属于乌克兰后,顿涅茨克已经在战火中度过了十个年头,其间炮击伤人事件比比皆是。相比于十年中联合国对顿涅茨克发生的一切向来默不作声的一贯态度,这次,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谴责就显得有些非同寻常。

 

类似在埃及欧美都有很深政治影响力,当前的联合国总体上仍由西方,也就是欧美共同把持。当欧美“合流”处于较高水平时,联合国就会表现出反国际社会的一面。而当欧美围绕一些国际重大事件在应对态度上产生较大分歧时,联合国才会表现出相对公平正义的一面。显然,在古特雷斯就顿涅茨克炮击伤人事件表示谴责的背后,其一,至少在表面上,欧盟对当前乌克兰局势表达了强烈不满;其二,在“其一”的基础上,围绕当前国际重大事件,如:中东问题、乌克兰问题等,在应对策略上欧盟与美国保持着足够远的距离;其三,在“其二”的基础上,欧洲利益(相当一部分的欧洲国家利益与欧洲资本利益)在西方阵营内部的话语权有所提升,至少欧洲利益敢于基于自身核心利益对美国利益(一部分美国国家利益与美国资本利益)说“不”!用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话说就是,欧洲人要以欧洲人的身份同亚非拉国家打交道,而不是以美国附庸的身份。马克龙的言外之意就是,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而不是美帝的欧洲(不知道马克龙先生是否从中国喊出的那句“中东是中东人民的中东”中找到了些许灵感)。

 

站在西方阵营外部观察,欧美之间可以说“吵架吵得半红了脸”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站在西方阵营外部去观察,对欧洲利益刺激如此之大的最现实的原因恐怕就在于欧洲利益(相当一部分的欧洲国家利益与欧洲资本利益)的核心利益正遭到来自乌克兰问题随时可能全面升级的巨大威胁:

 

1月12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就白俄罗斯的安全状况发出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的“最强呼救”;1月13日,俄罗斯圣彼得堡地区最大仓库大面积失火;1月15日,俄罗斯“A-50”远程预警机坠毁(俄方最大损失除了设备,也就是打一架少一架的“A-50”预警机外,就是那些富有经验的专家和技术军官)、“伊尔-22”指挥机遇袭;1月15日,俄罗斯库尔斯克核电站遭遇乌军“圆点-U”战术导弹攻击;1月16日,白俄罗斯军方已将使用核武器纳入新军事方针;1月17日,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地区发生大规模骚乱;1月21日,俄罗斯列宁格勒州一重要码头发生火灾。

 

不难看出,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乌克兰局势陡然升级,美帝(包括所谓“新欧洲”的一些国家,如,波兰、乌克兰、捷克、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对俄罗斯(俄白联盟)进行了前所未有、极度疯狂的施压,给人一种双方正“迎面相撞”的强烈感觉,而上次这种感觉就曾出现在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之前的那几天。

 

在胆战心惊之余,更令欧洲利益(相当一部分的欧洲国家利益与欧洲资本利益)感到恼火的是,在中东问题上,明明是美帝有求于人(欧盟),却每每总摆出一副极度傲慢的姿态,比如,围绕巴以问题之“两国方案”,美国和以色列居然演起了“双簧”(美国借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叫嚣绝不接受“两国方案”与方方面面,包括欧盟,讨价还价)。

 

对此,欧盟的反应可谓剧烈,朝着以色列、却瞄着背后的美国指桑骂槐。1月22日,布鲁塞尔建议欧盟成员国制定政策,以确定以色列拒绝欧盟旨在调解巴以冲突的方案所带来的后果。

 

可以说,欧盟与美国之间发生了“半公开争吵”,这恐怕是自2012年9月11日,以美国驻利比亚大使被“定点清除”为标志,欧美正式开启“合流模式”至今双方发生的最激烈争执。但仍需强调,“半公开争吵”不等于“公开争吵”,尽管“合流”程度被很大程度上削弱,但欧美仍处于“合流”之中。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以及上面我们展开的讨论,恐怕就要深入西方阵营内部进行观察:

 

【据媒体报道】1月19日,联合国人权专家发表声明,强调无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敦促彻查“爱泼斯坦案”。

 

爱泼斯坦案”首先撕裂的是当前仍然代言西方资本利益的美国资本利益(连带美国国家利益)

 

【时事简评】“爱泼斯坦案”发展到今天,恐怕“萝莉岛”剧情已经不足以吊起全世界吃瓜群众的胃口了,其所包含的各种匪夷所思、耸人听闻的内容在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大有手机APP迭代升级的架势(三天两头就升级版本)。

 

显然,这种见不得光的事情是不能捅到联合国层面去说的。对于共同把持联合国的欧美而言,自然是一方气得牙长四尺,另一方则摆出一副无所谓,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姿态。

 

客观上说,“爱泼斯坦案”的“杀伤范围”绝不仅仅局限在美国,所以,“爱泼斯坦案”的不断发酵在西方资本利益层面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整合作用。至少目前欧盟暂时放下了在红海“打黑枪”的念头。尽管如此,之所以还可以抱着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主要在于,“爱泼斯坦案”首先撕裂的是当前仍然代表西方资本利益的美国资本利益(连带美国国家利益)。

 

大约在一周前,有媒体爆料,极端犹太分子在纽约教堂挖隧道,结果连接到了儿童博物馆,并在地道中搜出带血的床垫。显然,围绕本轮巴以冲突,尤其在已经外溢成红海危机后,美国资本利益(连带美国国家利益)中支持以色列的“那一部分人”所要对付的“另一部分人”开始行动了。换言之,目前主导爱泼斯坦案”及其后续发展的“这部分人”恐怕距离“麻烦上门”为期不远了。即便局限在美国内部,围绕“反犹”与“支犹”,围绕“反以色列”与“支持以色列”,恐怕距离双方“大打出手”同样为期不远了。

 

作为“外戚”的欧洲利益(相当一部分的欧洲国家利益与欧洲资本利益)在美国资本利益(连带美国国家利益)之“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围绕爱泼斯坦案”及其后续发展“人脑袋打出狗脑袋”之际,在整个西方阵营内部话语权有所提升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也意味着目前代言西方资本利益的美国资本利益的“一部分人”和欧洲利益(相当一部分的欧洲国家利益与欧洲资本利益),也就是“反对以色列的那些人”,在痛骂目前代言西方资本利益的美国资本利益的“另一部分人”和欧洲利益(其余一小部分欧洲国家利益和欧洲资本利益),也就是“支持以色列的那些人”。

 

“最后权衡进程”的核心就在于是否放弃以色列,是否放弃美国平台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下,在这种“大撕裂”的背景下,站在西方资本利益(可以将其形容为那一对“老父母”)的角度来观察,其或已经被迫开始考虑向抛弃以色列,甚至向抛弃美国平台(美国解体的可能性已经有了雏形)的方向启动“最后权衡进程”。而伴随着一“念头”出现以及“最后权衡进程”包含可能之相关内容,也就是“考虑向抛弃以色列,甚至向抛弃美国平台”同时出现的恰恰是来自欧洲利益(相当一部分的欧洲国家利益与欧洲资本利益)的抱怨与强烈不满:美国的那套(“大中东计划”)不行了,要玩只能玩“大欧罗巴计划”,且必须由欧洲利益(相当一部分的欧洲国家利益与欧洲资本利益)来主导!

 

如果有一天美国觉得自己真的不行了,会留下一个安全、稳定的欧洲吗?

 

当然,话说回来,鉴于目前西方资本利益仍游离于欧美平台之间,尚未明确选择究竟“复杂转进”何方,所以,这一“念头”出现以及“最后权衡进程”包含可能之相关内容,也就是“考虑向抛弃以色列,甚至向抛弃美国平台”其中必然带有对欧美平台的“双向挤压”意图、进一步削弱欧美国家利益制约因子的意图,以及对欧洲利益(相当一部分的欧洲国家利益与欧洲资本利益)的利诱意图。换句话说,权衡中东政策是否要变化、权衡是否抛弃以色列、权衡是否抛弃美国平台将伴随争吵过程,而争吵之后总是要形成“统一意见”的。

 

作为利诱欧洲利益(相当一部分的欧洲国家利益与欧洲资本利益)的另一面,友情提醒欧盟与俄罗斯,美国(美国资本利益和美国国家利益)越是绝望,其瞄着乌克兰方向“孤注一掷、战略冒险”、企图借此脱困、解套的动机就越强烈。

 

如果美国(美国资本利益和美国国家利益)始终拒绝“下水”,恐怕就不得不考虑“这一念头”的出现以及“最后权衡进程”包含可能之相关内容,也就是“考虑向抛弃以色列,甚至向抛弃美国平台”的后果。如果他们最终选择放弃以色列,在此之前,会留下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欧洲给欧盟与俄罗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