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事解读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10月13日【第2025-1351期】

发布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5-10-14

特朗普千字作文后秒认怂,美贸易代表格里尔、美副总统万斯接连释放缓和信号的背后,或是达利欧所指的“中国欲打崩西方金融市场”

 

【新闻报道】

 

就在情绪化重启对华关税讹诈两天后,特朗普当地时间10月12日又释放出愿与中国达成协议平息紧张局势的信号。他发文称“不要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此后美国股指期货当晚出现上扬。同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福克斯新闻中称,希望中国“选择理性之路”。

 

【讨论纪要】

 

我们注意到了有关“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文,释放愿与中国达成协议平息紧张局势信号”的相关新闻报道。但在正式讨论这一话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聊聊对“特朗普们”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赚钱。

 

在我们看来,无论如何,“特朗普们”都要赚钱。恐怕在特朗普释放愿与中国达成协议平息紧张局势信号前,特朗普早已把这个计划告知了他的家人、密友,让他们抓紧时间建仓。也就是说,在特朗普眼中,中美之间是否爆发更为激烈的关税战是一回事,能否利用这一事件赚钱则是另一回事。美国的脸可以丢,甚至特朗普自己的脸也可以打,但钱包决不能亏。

 

当然,特朗普在释放相关信号之前也要做好必要功课,比如,充分评估这次中国的真实态度,并在此基础上计划如何表态以及安排“特朗普们”如何借此机会大赚一笔。

 

也许有的网友会问,特朗普的“充分评估”到底是什么,在我们看来,恐怕与此前的相关评估一模一样,即:如果美国不退,那么中美经济就此一拍两散。

 

“中美经济一拍两散”当然是一件耸人听闻的事情,但在其落地变为现实前,华尔街也许更多将其看作是制造波动赚钱的绝佳机会。某种意义上说,极具金融功能的特朗普的大嘴巴正在让华尔街享受前所未有的“赚钱体验”,即:一下天上,一下地下,甚至中美随时随地可能彻底脱钩断链这种事也可以拿来作为制造波动赚钱的手段。一句话,只要局面不失控,就是赚钱的好机会。

 

当然,无论是特朗普也好,还是华尔街也罢,脸不是说不要,能要还是要的,无奈这次中国出手太狠。


达利欧认为,中国这次似乎有意图要将美国股市打爆

 

不过,有些问题还是有必要再次澄清一下,那就是美国不要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也就是说,这次危机是美国挑衅在先,且极具穿透力,极具威胁性,所以,中方除了在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针锋相对地进行犀利反击,并对美国施行惩罚性反制手段,没有其他选择。于是,美国股市的第一时间反应是暴跌,显然,市场看懂了,双方如果不让步,局面绝对会走向失控。好在特朗普在第二时间有所示缓。不难看出,玩虚拟经济的华尔街和美国金融市场看到了一样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就本次美国股市的剧烈波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达利欧认为,中国这次似乎有意图要将美国股市打爆。

 

对于达利欧的这种感觉或观点,我们基本认同。中国这次的反制行动瞄准的就是美国的金融,或美国的金融维稳。表面打的是“烤箱”,实际上打的“虚拟”。“烤箱”和“虚拟”的关系就是,维持虚拟经济,或者说维持“烤制虚拟蛋糕”所需要的最起码的实体经济支撑,比如,三稀相关制品、重要装备、相关零部件等。

 

此外,达利欧的感觉或观点也暗示了这次中国的反击逻辑,即:如果美国不退,那么在此前提下,美国股市爆不爆不是中国要关心的事情,而是美国要为挑衅在前付出的应有代价。与此同时,中国也对包括美国所谓“盟友”在内的方方面面发出明确信号,即:如果美国不退,结果就是中美经济一拍两散,相关各方想死还是想活,必须在中美之间二选其一,没有任何骑墙选择。

 

如果中美经济彻底摊牌,中国经济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受到很大影响


当然,如果中美经济彻底摊牌,中国经济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受到很大影响,比如,股市(注,股市泡沫有限)、房地产(注,房地产至今泡沫仍较为严重)在当前水准下都可能出现大幅下跌。全球经济将就此滑至全球经济满地鸡毛之深水区。中国可能就此进入最低限度经济内循环,以维持经济的基本运行,维持社会的基本稳定。尽管大家一定都有饭吃,但很多人也许会就此失业,生活质量会有所下降,高消费这类词语会在大家的生活中渐渐远去。这种情况进行到最后就是拼内力,看谁的社会更稳定,谁的经济先崩盘,谁的国家先混乱。

 

讨论到这里大家不难感受到,这种中美经济彻底脱钩断链的,带有明显全面摊牌性质的突发重大事件体现出某种极强的不可预测性,且这种极强的不可预测性就源自东方时事解读此前多次提及的美国日甚一日的内部恶斗。源自“特朗普们”和“拜登们”为赢得内斗主导权的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夸张一点地说,特朗普自己都不能做到绝对管住自己的嘴,以至于局面在短时间内就到了前所未有接近世界经济全面崩溃的边缘。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达利欧的相关表述或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中国脚踢必和必拓,拳打高通,既展现出打爆美国经济、尤其是金融的能力,更表现出必要时刻动用这种能力的决心。且目的明确,剑指美国(西方)仅存的相对金融霸权。

在这里,还是要再次强调,我们不希望如此对抗,但也绝不怕如此对抗。两者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传统安全层面也是如此,比如,台湾问题。

 

某种意义上说,达利欧的认识代表了华尔街整体上的一种认识,即:西方仅剩的相对金融霸权是否还能存续,在于中国是否还接受美元。换言之,西方仅剩下相对金融霸权的生死已被捏在中国的手上。也因如此,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特朗普政府慑于华尔街整体上的这种认识,必须后退。何况,中美真的闹到彻底摊牌的地步对“特朗普们”没有任何好处(注,相比于传统安全层面,传统安全层面的彻底摊牌更难控制)。不难想象的是,就目前阶段而言,如果美国这个平台垮掉了,“特朗普们”赚的那些美元还有啥用?他们不仅没有准备好,且华尔街因金融游戏无法继续而对他们进行某种清算。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尽管这次特朗普发出了示缓信号,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再次这样做。


对“特朗普们”来说,这又是尽可能拿到内斗主导权的绝佳手段

 

对华尔街来说,只要细节做好,别搞得局面彻底失控就行。对特朗普来说,更可以玩,只要细节做好,别担责就行。在此前提下,这种极其危险的挑衅行为反而成为他们赚钱非常好用的门道——做多的不要轻举妄动,因为你不知道特朗普可能改变态度的具体时间,但特朗普却能看到你建仓的一举一动,然后会针对性的反向操作,并在极短时间内让局面颠倒,结果就是,做多的爆仓,做空的大赚,试问,还有什么比这种赚钱更容易?

 

此外,能得到这种所谓“内部消息”的,只有特朗普本人和其周边圈子内的人。没有所谓特朗普圈子中的“内部消息”,就算“股神”巴菲特也得赔钱。而对“特朗普们”来说,这又是尽可能拿到内斗主导权的绝佳手段,可以说,“瞬间”可以化敌为友,也可防止化友为敌。这就叫利益输送,说得夸张一点,只要能赚钱,特朗普和佩洛西把酒言欢也并非绝无可能。也许某一天,他们会发明一个新的名词:政治炒股学。这与明朝晚期出现的情况极其相似,军队没有军饷,国家没有税收,财富高度集中在极少数人的手中。

 

伊朗军方突提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条件,向包括华尔街在内的方方面面发出怎样的呼救信号?

 

【新闻报道】

 

10月11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司令坦格西里表示,决定是否开放或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权力掌握在伊朗最高领导层手中,该决定将取决于外界对伊朗石油出口施压的程度。

 

【讨论纪要】

 

特朗普的报复源自“拜登们”首创美国历史上如此残酷政治清算之恶劣先例

 

在正式展开今天的讨论前,我们首先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10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称,指责其首个任期内遭遇的弹劾调查是“一场比水门事件更庞大的政治骗局”。

 

结合上述新闻报道,大家也许在近段时间已经注意到,特朗普和美国民主党人之间已经爆发了多次口水战。近日,围绕美国民主党人对特朗普的抨击,特朗普的儿子小唐纳德针锋相对,话题核心只有一条,即:如此残酷的政治报复、政治清算,政治追杀,到底是谁先发起的。

 

小唐纳德的问题可谓直击要害,发起如此恶劣先例者就是特朗普第一总统任期的继任者——拜登(注,“拜登们”)。至少特朗普第一总统任期开始后,并没有对包括他的前任奥巴马在内的美国民主党人做太出格的事情,比如,查抄奥巴马的府邸,将奥巴马送进监狱等等。所以,今天特朗普对“拜登们”的言、尤其是行,就是一种纯粹的报复,因为他本人就是“拜登们”发起的美国历史上首次如此极具针对性的残酷政治清算的亲身经历者。

 

本次巴以“和平峰会”是“特朗普们”基于美国内部恶斗日甚一日,为尽可能抓住内斗主导权而精心打造的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美国内部恶斗的日甚一日,“特朗普们”和“拜登们”恶斗的战场也外溢到美国之外,比如,特朗普精心打造的巴以“和平峰会”。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中,本次巴以“和平峰会”是“特朗普们”基于美国内部恶斗日甚一日,为尽可能抓住内斗主导权而精心打造的。当然,这也意味着这次峰会并不完全是内塔尼亚胡小集团想要的,但为了能最大程度上得到美国的战略策应完成“华丽转身”、进而通过再次军事打击伊朗,甚至伺机彻底扳倒宿敌伊朗、尤其是彻底废除伊朗核计划来巩固政权,表面上的一些事情还是要配合一下的,比如,释放人质、准备从加沙地带撤军等等,但以色列并没有直接参加本次巴以“和平峰会”。

 

值得一提的是,峰会还会正式开始,一些奇怪的事情接踵而至。

 

10月12日,卡塔尔和谈代表乘坐的车辆在距离沙姆沙伊赫约50公里处突然失控侧翻,3名卡塔尔官员当场身亡,另外3人受伤,其中2人伤势严重。有趣的是,10月11日,埃及总统府刚刚高调宣布,将于10月13日在沙姆沙伊赫召开一场由埃及总统塞西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共同主持的“沙姆沙伊赫和平峰会”,二十多个国家的领导人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都将出席。

 

10月13日,按原计划,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将与以色列根据加沙停火协议第一阶段内容,开始被扣押人员的释放与交换。但就在哈以人员交换前夕,哈马斯方面却突然对外放出消息称,仍未收到以方需释放人员最终名单。原本的哈以人员交换因此再添波折。

 

上述新闻报道中提及的两件事都发生在巴以“和平峰会”的召开日10月13日前后,显然,有人不想巴以“和平峰会”顺利进行。似乎有一个声音在暗中低语:不是华尔街的所有人都喜欢特朗普,而巴以问题更不会因一次和平峰会得以彻底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巴以“和平峰会”的两个当事方,以色列和哈马斯都没有参加。以色列方面不参加的理由除了上文提到的,本次峰会并不是内塔尼亚胡小集团最想要的这个原因之外,恐怕也暗含了巴以问题本质上仍前途未卜这层原因。某种意义上说,本次巴以“和平峰会”的真正举行目的并不在于推动巴以问题的解决,更不不要说彻底解决巴以问题了。

 

伊朗当局向包括华尔街在内的方方面面发出“呼救”,即:如果你们都不管,伊朗被再次军事打击是小,波斯湾航线中断是大

 

在继续展开讨论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10月11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司令坦格西里表示,决定是否开放或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权力掌握在伊朗最高领导层手中,该决定将取决于外界对伊朗石油出口施压的程度。

 

上述新闻报道中,伊朗军方终于公开提出了那句让方方面面都会感到紧张的话——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伊朗军方的这一言论和伊朗当局拒绝参加巴以“和平峰会”密切相关,即:伊朗当局很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把自己比作一头随时可能被美以“宰杀”的猪,这次巴以“和平峰会”就是“宰猪”前的最后一道准备工序——烧一锅开水。

 

无独有偶,当地时间10月11日,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在电视访谈中表示,尽管以色列通过俄罗斯方面转达其“无意与伊朗交战”的信息,但伊方仍维持高度戒备状态。

 

显然,伊朗当局还指望俄罗斯、欧盟能阻止美、以随时可能再次军事打击伊朗,且隐约点出了特朗普政府再次军事打击伊朗的真实目的——为更好地掌握内斗主导权,必要时刻,除了对内,也就是对华尔街整体进行摊牌式讹诈外,对外,主要瞄着中国,连带亚洲、中东和欧洲相关国家同样进行摊牌式讹诈。


 

与此同时,伊朗当局也在向包括华尔街在内的方方面面发出“呼救”,即:如果你们都不管,伊朗被再次军事打击是小,波斯湾航线中断是大。想必没有人愿意看到“波斯湾大乱”的局面出现吧!

 

平心而论,特朗普小集团瞄着伊朗,尤其是波斯湾的安全准备再次施行“双向讹诈,内外摊牌”对中国来说,也是一种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的摊牌性质的讹诈。在我们看来,对此,中国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但恐怕也不会像伊朗当局想象中的那样管。也就是说,中国会管,但不会采取类似出兵,不计代价的援助伊朗等手段去管,而是基于做好一切彻底摊牌的准备,通过瞄着美国内部注入进一步激化其内斗注入变量、增加对俄罗斯的战略策应,通过巴基斯坦对伊朗提供力所能及援助、策应等方式来管。


美以什么时候对伊朗再次进行军事打击,首先还是看美国内斗后续发展

 

当然,美以什么时候对伊朗再次进行军事打击,首先还是看美国内斗后续发展,当特朗普“第一选择”无法继续有效推行,也就是始终无法赢得内斗主导权的时候才会考虑“第二选择”。所以,伊朗或还有一段安全相对的时间,但危险是绝对的,因为美国内部恶斗只有更激烈,没有最激烈。当内塔尼亚胡小集团和特朗普小集团将心思更多放在伊朗身上打主意的时候,以色列或会对哈马斯做出较大幅度让步,以求彻底完成华丽转身,将所有精力放在彻底扳倒宿敌伊朗,尤其是彻底解决伊朗的核计划上(注,顺带会使伊朗当局被彻底压服),以求达到巩固内塔尼亚胡政权的目的。

 

伊朗当局在迁都问题上反其道而行之,想要表达何种意思?

 

为了更好地展开下面的讨论,我们继续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10月12日据巴基斯坦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由于两国军队发生冲突,巴基斯坦已占领19个阿富汗边境哨所

 

在此前的讨论中,结合目前巴以问题的最新发展,我们提醒国际社会对伊朗当局在持续承受重压之下,可能选择担当美国“中亚反华桥头堡”之角色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伊朗当局将此种可能性作为“救命稻草”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这种猜测的逻辑也不难明白,在美以随时可能对伊朗再次进行军事打击的背景下,伊朗当局为什么如此不合时宜地去讨论迁都的问题?且要从相对安全的内陆地区向不甚安全的海边迁都。大家知道,当年缅甸政府为了尽可能避免遭到美国特种部队以及海军的威胁,将首都从滨海地区的仰光前往内陆地区的内比都。试问,伊朗当局反其道而行之,想要表达何种意思?

 

有趣的是,和伊朗当局或明或暗地对外界传递其愿意对美西方“打白旗”的背景下,阿富汗临时政府和巴基斯坦之间爆发了边境冲突。

 

如果我们按照此前特朗普鼓吹的美军欲重返阿富汗这个话题去思考,在俄罗斯至少目前阶段公开拒绝美国在打通所谓“莫斯科通道”、瞄着俄罗斯阿富汗小九九进行测试的情况下,在所谓“北京通道”不可能提供给美军重返阿富汗的情况下,唯一可能的通道就只剩下了伊朗。所以,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在伊朗当局向包括华尔街在内的方方面面公开“呼救”之余,或内嵌了其愿意对美国做出进一步妥协、让步的意思在其中。妥协、让步的一种可能性就是充当美国的“中亚反华桥头堡”。

 

阿富汗临时政府在美军重返的问题上从一开始的坚决反对,转变为现阶段的愿意考虑,伊朗当局显然看到了这一变化

 

可以肯定的是,本次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临时政府发生边境冲突,幕后黑手就是美国,即:一方面通过在巴基斯坦内部的不可小觑的影响力,怂恿巴基斯坦当局进行所谓“反恐”(注,这次军事行动巴基斯坦动用了美制“F-16”战机,而美方未加限制和阻止);另一方面组织恐怖组织——巴基斯坦塔利班,在阿巴边境进行军事挑衅,挑起阿巴之间爆发边境军事冲突。一方面,营造美军重返阿富汗的理由;另一方面逼阿富汗临时政府公开邀请美军重返。

 

在阿巴之间,阿富汗临时政府是弱势一方,所以其天然会寻求外界帮助,这个时候的美国就会对阿富汗临时政府递出橄榄枝。再加上近段时间巴基斯坦和美国走得比较近,更有人在刻意挑拨中巴关系,比如,巴基斯坦绕开中国和美国合作稀土开发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阿富汗临时政府在美军重返的问题上已经从一开始的坚决反对,转变为现阶段的愿意考虑。也许伊朗当局看到了这一变化,这与我们提醒国际社会务必注意伊朗可能愿意充当美国的“中亚反华桥头堡”,也就是美国从波斯湾方向进入阿富汗之路上通道的这种风险是密切相关的。

 

此外,还值得国际社会注意的是印度当局的后续动作。有趣的是,在阿巴爆发边境冲突后,印度当局借机和阿富汗临时政府恢复了外交关系。尽管本次印度当局对阿巴边境冲突没有多说什么,但如果局面进一步向不利于国际社会的方向发展,不排除印度会再度心思活泛的可能性。

 

如果印度当局最终摄于解放军的相关军事部署而不敢轻举妄动,那么美军重返阿富汗就是一步“臭棋”

 

对国际社会来说,阿巴爆发边境冲突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但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尽管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本轮阿巴边境冲突会慢慢平息,但架不住有人在背后不断地搞破坏。尽管如此,这里的局势变化又没有什么太大变化,就算伊朗甘当美帝鹰犬,就算巴基斯坦当局连中立的立场都无法保持,那又怎样?

 

我们注意到了有关2025年10月,西藏日喀则空军基地迎来了特殊驻客的新闻报道。根据美国多家防务媒体综合报道,多架GJ-11“利剑”隐形无人战斗机已在此实战部署。

 

卫星图像显示,至少三架攻击-11停在跑道旁,其中两架为灰色涂装,一架覆盖红棕色保护层。日喀则基地坐落于青藏高原西南边缘,距离印度锡金邦仅约145公里,海拔高达3800米,拥有长达5000米的跑道,是全球最长的机场跑道之一。这里已成为解放军在西南边境的重要空中枢纽,驻扎着战斗机、预警机、直升机及多种无人机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解放军这一军事部署至少有以下三层含义,即:第一,震慑印度当局,不要轻举妄动;第二,震慑活跃在中亚、南亚地区的巴塔等恐怖组织;第三,震慑美帝。要知道,GJ11的最大载弹量可达2吨,且可以携带“霹雳-15”先进空空导弹的,再加上无需担忧人员伤亡情况,最大作战距离是其作战半径1000-1500公里乘个二倍,2000-3000公里,也就是不考虑无人机返航的情况下。如果印度当局最终慑于解放军的相关军事部署而不敢轻举妄动,那么美军重返阿富汗就是一步“臭棋”,不仅无法威胁国际社会,还将成为“人质”。

 

在我们看来,对于特朗普来说,美军重返阿富汗目的在于讹诈中国,将其作为与中国讨价还价的筹码,具体的步骤当然包括激活俄罗斯阿富汗小九九,调动印度等等。至于伊朗是否愿意充当美国的“中亚反华桥头堡”,特朗普也不是特别关心,一则,特朗普现在真的没有心思将精力放在实打实的美军重返阿富汗的问题上;二则,特朗普即便真的想要这样做,也没有那么多时间;三则,就算有时间,美国也拿不出这笔钱;其四,还要接手伊朗这个烂摊子。而现在的情况是,印度慑于中国的强大实力而不敢轻举妄动,俄罗斯深陷俄乌战争更没有心思妄动。所以,这件事的后续发展大家继续观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