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方同意重购美豆以及美方同意将关税退回2018年水平之相关传闻的背后,是否会有美国“全面解封华为”之相关让步内嵌其中?
【新闻报道】
10月28日,据英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0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不会在2028年美国大选中作为副总统参选,但他依然拒绝明确表态不会寻求第三个美国总统任期。
【讨论纪要】
●特朗普如此表态,首先意在彰显,总统之位其志在必得
我们注意到了特朗普有关“不会在2028年美国大选中作为副总统参选,但他依然拒绝明确表态不会寻求第三个美国总统任期”的新闻报道。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特朗普如此表态,首先,意在彰显,总统之位特朗普小集团(注,第一,特朗普自身年事已高,精力不济;第二,如何搞定美国宪法)志在必得;其次,在“首先”的基础上,具体办法包括但不限于修改宪法、“垂帘听政”等;最后,在“其次”的基础上,实在不行,也可考虑“改朝换代”,特朗普成为“新美国”的“开国总统”。只要“改朝换代”,法律就会修改,特朗普就有机会继续当他的总统。
值得一提的是,所谓“改朝换代”就是从根本上分裂美国。而类似手法,已经死去的“台独”分子李登辉(注,其就是美国的一条狗,但其人却非常狡猾,中国政府是吃过他的亏的)就曾使用过。
李登辉通过激化宋楚瑜和连战的争斗围绕选举分裂了国民党,导致宋楚瑜率领一部分国民党成员决裂而去,成立了所谓亲民党。如此一来,原本面对强大国民党(注,当时五成到六成是支持国民党的,如果不是李登辉,国民党可谓“躺赢”,后来东方时事解读提前8 年预测到马英九会学李登辉,再次分裂国民党。此外,马英九是带着西方资本交给他的任务上台的,要把多党制带回中国大陆)的民进党和陈水扁立刻便有了赢得选举上台执政的机会。
●特朗普的此番言论对“拜登们”是一种强烈刺激和公开挑衅
此外,特朗普如此高调地宣扬自己对总统职位势在必得,也是对“拜登们”的一种巨大刺激。“特朗普们”很清楚,如果说“特朗普们”继续掌权的愿望是强烈的,那么“拜登们”卷土重来、东山再起的意愿就是坚定的。
特朗普的此番言论对“拜登们”就是一种公开挑衅,即:我特朗普是不打算隐退的,“拜登们”你们有办法倒是采取行动来对付我啊!在我们看来,一旦真的美国发生了“改朝换代”的事情,恐怕“特朗普们”会将导致美利坚合众国分裂的“帽子”扣在“提前行动”“剑走偏锋”的“拜登们”头上。
特朗普很清楚,中美关系阶段性有效缓和对其掌握内斗主导权非常重要,所以特朗普开启了他的亚洲之行,且在我们看来,特朗普围绕中国周边地区国家“转来转去”的首要目的,还是寄希望谋求一张“进京的机票”。一旦得手,“特朗普们”便可以奠定最终赢得内部恶斗主导权的基础,比如,争取到在中国默许下,美国正式开启史无前例规模、公开正式“印钱”。
●如果中美双方最终达成某种“默契”,那么中国将会赢得“河渡人”层面的巨大胜利
值得注意的是,近段时间,有关中国恢复购买美国大豆的传闻在网络上疯传。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曾经给出以下两个观点:第一,就事论事,未来我们是可能再次购买美国大豆;第二,阿根廷大豆出口退税政策不能持久并会最终取消。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在巴西就大豆价格漫天要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第一”压下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价格。当然,美国若想真的获得中国大豆订单,前提是美国要拿大让步换中国的小让步。对此,贝森特不妨把马来西亚中美商贸磋商过程中,中国将购买美国大豆这件事说得清楚些,即:如果中国恢复购买美国大豆,那么美国要用什么条件去换!
有消息说,中国已向美国提出要求,即:要求美国把关税水准倒退回2018年之前。其中包括我们建议国家对美国目前最急迫的两处利益诉求采取的“前置条件”之一,即:完全解除对华为的封锁和限制。
有趣的是,对于上述“谣言满天飞”,特朗普政府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如果局势真的这样发展到双方真的达成某种“默契”的地步,即:中国默认美国可以相对安全地开启史无前例规模,公开正式“印钱”。美国对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制造产品全面放开市场。那么中国将会赢得“河渡人”层面的巨大大胜。
●对于恶斗的双方而言,谁能掌握兵权,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当然,如果中美双方真的达成某种“默契”,对“特朗普们”来说,最危险的时刻或将就此到来。因为这如同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康熙皇帝将太子勾结任伯安索取《百官行述》欲图作不轨的书信原封不动寄回给胤礽一样,“拜登们”等同于接到“最后通牒”。那么对于“伸脖子是一刀,缩脖子也是一刀”的“拜登们”而言,别无选择,只能奋起一搏。也许此时此刻,对于恶斗的双方而言,谁能掌握兵权,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一如东方时事解读所评估的那样,美军是目前仍代言西方资本利益的美国资本利益的“核心资产”,理论上,美军可以随时脱离美国而去。但本质上又是谁能给美军发钱美军就听谁的。
●四处“收买军心”的特朗普及来自携“复仇烈火”的小肯尼迪密友梅隆的“爱国义捐”让“拜登们”惶惶不可终日
为了更好地展开下面的讨论,我们不妨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一位富有的私人捐助者已向美国政府提供了1.3亿美元,以弥补政府关门造成的军人工资潜在缺口。尽管如此,此举仍引发了道德方面的质疑。
对上述新闻报道,东方时事解读想要强调的是,特朗普的做法是典型的收买人心。而对“拜登们”而言,更加危险的信号是,特朗普正在把西方资本利益之“朝廷的军队”向“特朗普们”、甚至特朗普小集团的军队加以转化。
对于特朗普的这位“神秘朋友”,后经媒体爆料,这笔被特朗普包装成“爱国义举”的资金来自美国共和党的核心金主之一蒂莫西·梅隆。这位梅隆家族的后裔曾在2024年选举周期向共和党阵营投入超过1.65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梅隆还是美国卫生部长小罗伯特·肯尼迪及其创立的“反疫苗组织”的坚定支持者,两人私交甚密。而这位小罗伯特·肯尼迪重新出现在美国政治圈内,都知道其是带着“复仇烈火”而来。而美国民主党对当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遇刺事件实在是隐藏了太多太多的秘密了。
综上大家不难想象,在蒂莫西·梅隆以“爱国义举”的名义向美国政府提供了1.3亿美元之后,“拜登们”是何等惶恐。
●正值中美关系后续发展步入重要十字路口之微妙时刻出现的两则新闻报道值得大家密切关注后续发展
在继续展开讨论前,我们再来看两则新闻报道。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10月27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加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
“我们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短期、中期、长期流动性安排,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同时,继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强化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10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主题演讲中表示。
对于上述两则新闻报道,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值得大家关注其后续发展。一如东方时事解读此前给出的相关评估,如果最终美方提供的条件能够让中国感到满意并默认美国可以相对安全地开启史无前例规模、公开正式“印钱”,会有一个系统性的安排(注,这是美方、尤其是华尔街希望看到的,这种安排是看得见、摸得到,感受到的,不仅是现在,更是基于未来,尤其是未来)。届时,不排除我们也会货币宽松,为小企业,科技企业融资的这种可能性。随之而来的或是中国股市可能会上涨以及东方时事解读对中国股市的看法进行相应调整。
在我们看来,类似货币宽松,股市上涨仍然只在于坚持金融服务于实体这一基本原则,但也许在美国、尤其是华尔街看来则是另一番景象,即:中国股市大幅上升,房地产政策彻底放开,如此一来,中国就形成了“两个泡沫”,如此他们就可以放心“印钱”了。
当然,现在我们只是做初步评估,甚至做一些猜测,毕竟目前消息满天飞,未必中美关系后续一定会向这方面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类消息是美国非常非常关注的。此外,值得大家思考的是,在当前中美关系后续发展恰逢走到重要十字路口之微妙时刻,出现如此消息,是否对应了网络上有关中国向美国提出要求,关税水平调回到2018年之前?大家不妨继续观察。
●国际社会需警惕的是,小心印度虚晃一枪,掉头瞄着缅甸搞事情
在本次讨论的最后,让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10月27日,据印度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0月30日至11月10日,印度将在西部边境举行三军联合演习。此举引起巴基斯坦的警惕。据称,巴基斯坦已下令多个指挥部及基地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此前我们说,经过本轮印巴冲突,印度莫迪政府的抗压能力面对来自中、美两边的巨大压力是相对较差的,尽管印度停止进口俄罗斯原油这件事还需最后确定,但印度方面似乎在行动上已经有所表现,也就是再度针对巴基斯坦极尽挑衅之能事。当然,这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临时政府当前双边关系紧张有关。但需要提醒国际社会的事,小心印度虚晃一枪,掉头瞄着缅甸搞事情。
钓鱼岛我们钓的是美国西太安全框架,美国轻举妄动就掀桌子,比如,在洞朗事件中,死死揪住美帝的“衣领子”单练。相比之下,经略南海,进行南海建设,黄岩岛则是大号的“钓鱼岛”,当然,这瞄着的还是西太安全框架和钓鱼岛的用法不同。但它们相对于缅甸,黄岩岛却只是一个小号的“钓鱼岛”,那么缅甸就是特大号“钓鱼岛”,国际社会的很多部署都围绕打通“缅甸通道”(注,某种意义上说,比南海战略更加重要)做掩护。孙子兵法说,攻其必救,对此,狡猾的特朗普自然知晓其中的厉害,说不定真的就伙同莫迪小集团瞄着缅甸再搞事端,而缅甸当局同样抗压能力非常有限。显然,特朗普和我们谈,也不是老老实实,而是一边准备谈,另一边在准备大棒。
对我们来说,对付印度要讲策略,基本原则就是:首先,印度不动我不动,只要有可能,就不要把印度一把推到美国那边,时不时地给其打打“点滴”,尤其是中国仅凭一家之力硬抗美国,加码反击美国,对方方面面来说是最大策应,这迫使美国不敢对方方面面肆无忌惮地下死手;其次,印度欲动我先动,即:一定让莫迪小集团十分痛楚地感觉到,从挑衅中国这边得到的好处比中国对印度的反制导致的损失小得多。
日、韩、欧为“上贡”或找美国借债,其或成为美国史无前例规模公开正式印钱的另类理由?
【新闻报道】
近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采访中表示,针对韩国对美3500亿美元投资承诺,韩美两国目前在主要细节讨论上仍陷入僵局。这表明两国可能无法在APEC峰会前达成贸易协议。
【讨论纪要】
针对上述新闻报道,东方时事解读首先想要强调的是,近期韩国金融市场出现的剧烈波动并非偶然事件,而是其遵循特定经济政策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问题的根源在于韩国计划投入3500亿美元投资美国,要执行这一计划,韩国必须首先增发大量本国货币,然后在外汇市场上用这些韩元购买美元。这一操作本身会在市场上形成“抛售韩元,抢购美元”的巨大需求。其直接后果是:推高美元对韩元的汇率,即美元升值,韩元贬值。当市场预见到韩元将持续被抛售以换取美元时,本国的民众和机构也会加入抛售韩元的行列,以避免资产缩水。这种恐慌性行为会形成自我强化的循环,进一步压低韩元汇率,最终导致韩元暴跌。
这笔高达3500亿美元的投资,其规模相当于韩国国民生产总值的近四分之一。以韩国目前的制造业困境和国家财力,根本无力承担如此巨大的支出。那么,钱从何来?在我们看来,最终的路径很可能与日本类似:通过央行大量印钞来解决问题。而这会导致韩国经济加速“虚拟化”,即:大量增发的货币并未流入实体经济,而是涌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催生巨大的金融泡沫。当前韩国“全民炒股、全民炒房”以及“买到就是赚到”的氛围,正是韩国经济虚拟化的典型表现。按照东方时事解读之前的相关评估,2024年年底韩国就已面临随时爆发金融危机的风险,虽然最后因各方之间的激烈博弈,也就是顾不上韩国而侥幸度过,但若继续沿着当前道路走下去,爆发全面金融危机将“指日可待”。
如果我们将观察的视野放宽,我们会发现韩国并非个例。这实际上是美国对其所谓“盟友”进行“经济收割”的一部分。美国的“保护费”清单,根据与所谓“盟友”关系的亲疏开出了不同的价码——欧洲需承担约6500亿美元,日本5500亿美元,韩国3500亿美元。总计高达1.55万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曾声称,可以将这些“保护费”分给美国人。这种论调与过去国内某些所谓经济学家的论调,也就是将中国外汇储备分给老百姓的说法如出一辙,在经济学上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韩国等美国的盟友们是无力直接掏出如此巨额资金的,但也不是绝对没有办法,比如,转而向美国自身贷款。如果“剧情”后续真的如此发展的话,或将形成一个荒诞的循环:美国印钱借给盟友,盟友再用这笔钱购买美元资产。而这将成为美国开启史无前例规模的、公开正式“印钱”的另类理由。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在我们看来,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访问韩国本身传递出某种“支持”信号,为陷入严重困境的韩国经济注入信心和变量。言外之意就是,面临压力的韩国可以对美国打“中国牌”进行周旋,减轻自身压力。当然,这条路能否走得通,一个重要的前提是韩国“跟中国要谈好”。
结合国家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炒作和经营,谈如何建立美国“红巨星效应”崩塌后的地球稳定体系
【新闻报道】
10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表题为《中国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建设实践与未来演进》的主题演讲,并就近期市场关注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数字人民币和市场化虚拟货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回应。
【讨论纪要】
●我们准备为后美元霸权时代给全世界的投资者一个投资的机会
围绕上述新闻报道,这里和大家重点讨论“央行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这个话题。按照潘功胜的说法,尽管今年初考虑到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人民银行暂停了国债买卖。但目前,由于债市整体运行良好,人民银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首要目的在于为我们的实体经济注入流动性。类似的举措包括去年在沙特发行的20亿美元主权债券,刚不久在香港发行的40亿美元主权债券。也就是说,通过上述类似手段完善我们的债市建设,设置投资标的,完善收益率曲线模型。此外,我们这样做也准备批判性地参考美国金融的优点和长处,给全世界的债市投资者一个投资的“新标的”。
●美国的稳定币本质是一场金融骗局
如何理解“给全世界的投资者一个投资的机会”这句话?我们不妨从国内进一步加大力度打击虚拟货币操作说起。
目前阶段,日、韩都有搞稳定币的意思,而美国已经开始搞了,只是规模相对有限。大家知道,稳定币也是一种虚拟货币。美国在搞稳定币的过程中还煞有介事地为其安排了一个所谓“锚定物”,也就是“和美元挂钩”,但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这就是骗人的鬼话!
大家应该记得,就在前不久的10月16日,一则消息震惊了全球金融市场——PayPal旗下稳定币PYUSD(注,PYUSD即PayPal USD,是PayPal推出的美元稳定币,号称与美元1:1挂钩,并由美元存款和短期美国国债支持)的发行方在以太坊区块链上“意外”铸造了300万亿枚代币,名义价值高达300万亿美元。300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相当于2024年全球GDP总和的两倍以上!事后,虽然以“误铸”为由将相关稳定币在半小时内紧急销毁,但如一面棱镜折射出稳定币这一所谓“数字美元”背后深藏的结构性风险、技术脆弱性与地缘政治隐忧。更是证明所谓“去中心化”的神话并非坚不可摧,反而高度中心化的稳定币发行机制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体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来源。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只有我国坚决禁止在境内搞这种虚拟货币。
●暂停在香港发行稳定币,颇有“敌不动我不动,敌欲动我先动”的味道
说到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提一下香港,某种意义上算是一个特例,在香港原计划发行稳定币,具有某种特殊战略金融安排。
10月23日,一则关于“香港稳定币按下暂停键”的消息在金融圈引发震动。据知情人士透露,包括若干个中国科技巨头已暂停在香港发行稳定币的计划。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这次暂停的目的在于调整节奏,因为美国搞的稳定币规模有限,但我们一直对美国稳定币规模的变化紧盯不放。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香港发行稳定币的计划或将恢复。
所谓“某种特殊战略金融安排”意思就在于,我们会把在香港发行稳定币一事的后续发展中的某些环节,视具体情况需要,将其作为“雷管”(注,尽管有严格监管,但不能杜绝出现问题,这些环节我们就可以将其作为“雷管”),针对美国的稳定币市场进行“定向引爆”,这就是“用魔法击败魔法”。所以,暂停在香港发行稳定币,颇有“敌不动我不动,敌欲动我先动”的味道。
●一旦美国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被根本性打倒,事先准备的“备用体系”将立刻“无缝衔接”
美国人玩的稳定币是骗人的,一如东方时事解读第一时间所评估的那样,世界上唯一真正的稳定币是中国的数字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长潘功胜恰恰提到了人民银行将进一步优化数字人民币管理体系,研究优化数字人民币在货币层次之中的定位,支持更多商业银行成为数字人民币业务运营机构。显然,我们在强调,随时准备另起炉灶,建立新的体系。如果结合“证监会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及“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两则消息一并观察,如果最终中美就商贸问题达成某种“默契”,视具体情况而定,我们或对股市的现有说法进行相应调整。
说得直白一些,一旦美国的“红巨星效应”正式开启,美国的股市必然会迎来新一波上涨,美国社会的消费能力会有一个阶段性的提升。与之相对,美国对我们下单,我们继续供应美国一段时间商品。与此同时,我们建立并不断完善债务市场,完善数字人民币管理体系。一旦美国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被根本性打倒,事先准备的“备用体系”将立刻“无缝衔接”。
最后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如此结局对特朗普小集团而言也不失为一条出路。不然赚到再多的钱,也会随着美国这条“破船”沉没海底。如果美国最终接受了这一方案,或者更准确地说,特朗普小集团接受了这一方案,站在美国国家利益,尤其是美国整体利益的角度去观察,不就是“美国版的土木堡之变”吗?
修复个人信用或也是瞄着中美在非传统层面可能达成“默契”做相关安排
【新闻报道】
10月27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发表主题演讲中提到,正在研究实施一次性的个人信用救济政策。潘功胜表示,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等不可抗力影响,一些个人发生了债务逾期,虽然事后全额偿还,但相关信用记录仍持续影响其经济生活。
【讨论纪要】
就上述新闻报道,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潘功胜发表主题演讲中提到的“一次性的个人信用救济政策”主要针对的是疫情期间,对因不可抗力导致个人信用受损情况进行调剂。比如,疫情之前,一家很有特色的饭馆经营良好,后受疫情影响导致正常营业受到巨大冲击,进而导致借贷无法偿还以及个人信用受损。在我们看来,“一次性的个人信用救济政策”一旦施行,上述情况导致的个人信用“污点”可以暂时隐蔽,让他们重新恢复到正常的经济生活中,让他们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显然我们国家的管理机构或执行部门真的在想办法,尝试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一次性的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可行性的提出,如果将其放在当前国际局势背景下去观察,在我们看来,和上文中提到的“中美之间有可能达成某种默契”密切相关,即:美国搞美国的“红巨星效应”,我们搞我们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也就是说,美国主动选择了“河渡人”的局面。所以我们也要针对这一可能性做一些前瞻性的安排,这其中就包括在疫情期间信用受到影响的人们。
综上讨论,大家也许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有关中国向美国提出“美国需把关税水平调回到2018年之前”之相关要求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至于中美之间最后能否达成所谓“默契”,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我们只是希望特朗普政府往这方面走,但是其是不是最后往这方面走,我们并不指望,所以我们总的应对方针还是那三句话,即: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在传统安全层面是这样,非传统安全层面也是这样。
最后就中韩关系做一些内容补充。
目前美国的这些主要盟友们,比如,欧洲、日本、韩国,可谓一个比一个惨。欧洲深陷俄乌战争无法自拔,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日本则随时可能被西方“金融断尾”。至于韩国,分分钟这个国家也许就不见了。
韩国国内的确有相当一部分人想和中国搞好关系,但是他们做不了主,韩国总统李在明也做不了主。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争取韩国国内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所以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还是准备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不过,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中韩之间最终究竟能谈出什么还是取决于中美关系的后续发展。或者说,中韩之间如果能谈出什么,一定是中美之间谈出了什么。除非韩国李在明政府能单独扛住美国方面施加的压力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选择。对此大家不妨密切观察,细细体会。
结合中欧关系现状,再谈“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
【新闻报道】
10月27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表示,中国高级技术代表团本周将访问布鲁塞尔,就稀土问题与欧盟进行会谈。一名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除稀土问题外,中欧官员还在27日初步讨论了荷兰政府强制接管中企控股的安世半导体一事。该人士称,欧盟方面希望中方允许芯片临时出口,避免欧洲汽车工业出现大范围的生产中断,同时通过谈判达成长期解决方案。
【讨论纪要】
●如果欧洲方面仍坚持狂妄叫嚣态度,中欧之间什么也不会谈出来
就上述新闻报道,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如果欧洲方面仍坚持狂妄叫嚣态度,中欧之间什么也不会谈出来。要知道,就在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吉尔放软身段对中国喊话“有事好商量”的前几天,也就是10月24日,德国央行行长纳格尔在“柏林全球对话会议”上曾狂妄叫嚣:“如果报复中国是最后的手段,我们必须强硬起来,干票大的!”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随着中美之间或就商贸问题或达成某种“默契”的消息满天飞,想必欧洲人再傻也明白,现在不是一味地跟着美国围绕商贸问题对中国放狠话、施压的时候。中国是如何收拾美帝的,想必欧洲已经看在眼里。此外,欧洲方面恐怕也心知肚明,本质上没有和中国谈的资格,别的不说,对于已经进行了仅差4个月就满4年的俄乌战争,欧洲恐怕已经很难撑下去了。欧洲很清楚,俄罗斯的背后就是中国,若想要迫使俄罗斯屈服,说服中国削弱或停止对俄罗斯的战略策应是关键。
●西方仅存制造业是“虚拟-烤箱”模式中组成“烤箱”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休想“烤制”出“金融蛋糕”
问题在于,无论从国际关系准则方面还是从实力方面,如上文所述,欧洲方面都没有资格要求中国按照欧洲方面的说法去做。
在国际关系准则方面,中俄作为两个主权国家,其企业间正常的商贸往来,完全基于市场原则和国际规则,压根儿就没有“违规”之说。欧洲方面前有波兰当局悍然中断“中欧班列”,后有荷兰当局明抢安世科技,究其本质是将正常国际经济合作政治化、武器化,是典型的“长臂管辖”。
既然欧洲学美国对华玩“长臂管辖”,那就休怪中方基于实力的角度同样用“长臂管辖”敲打欧洲。别的不说,就说三稀金属相关制品。中国有能力凭此一项彻底打爆整个西方仅存的制造业。道理很简单,对于三稀金属相关制品,类似泰国、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这样的国家并不需要多少,因为他们本就没有多少高精尖制造工业,只有和美国走得近的,包括美国在内,欧洲,日本,韩国才大量需要三稀金属相关制品。中国这次使用“长臂管辖”方式反击美国,捎带欧、日、韩就是看准了西方仅存制造的“死穴”。一如东方时事解读此前给出的相关评估,西方仅存制造业是“虚拟-烤箱”模式中组成“烤箱”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休想“烤制”出“金融蛋糕”
说得再直白一些,中国是有能力砸了你们的“烤箱”的。比如,西方传统汽车产业、飞机制造业、芯片产业、军工产业、造船业等。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中国的三稀金属相关制品供应,西方仅存的制造业会立刻停摆,随之而来的就是以股市为代表的金融市场的全面崩溃!以美国为例,很多基层百姓的财富都沉积在股市上。
●让那些思想仍停留在125年前的欧洲政客们想到就后怕再不敢嚣张
当然,如果事情真闹到这步田地,也就是中国和西方在商贸上彻底脱钩断链,也意味着中国将失去西方海外市场,所以,这种局面并非中国所求。但西方也不要拿这个讹诈中国。在我们看来,荷兰当局明抢安世科技就是在讹诈中国。
所以,那位刚刚上任几个月,在访华前公开宣称,虽然德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强调“自行决定政策具体实施方式”,并提出台海不能“单方面改变现状”,直白要求中国放弃使用武力收复中国台湾地区的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就不要来中国访问了。难道德国人不清楚瓦德富尔访华本质上是德国“求人办事”吗?这是求人的态度吗?你们还以为今天的中国是1900年的中国吗?
时间不等人,也许包括德国车企在内的一些欧洲车企的停工停产有助于欧洲方面冷静思考如何处理中欧关系。在我看来,就是要把荷兰当局明抢安世科技的恶劣行径打造成典型案例,做成“铁案”,让那些思想仍停留在125年前的欧洲政客们想到就后怕再不敢嚣张。
●只要我们愿意,武力收台就如同“在果盘中用牙签戳水果”一样轻松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我们仍要做好面对最坏局面的准备,比如,“台独”重大事件的发生。一旦如此,作为所有层面、所有战略方向的“兜底方案”(注,武力收台),我们将不得不“掀桌子”。
所以,这几天大家恐怕也都留意到了,我们围绕台湾问题做了不少工作。比如,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比如,10月26日,在北京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系列活动之际,商用卫星“吉林一号”公布了日月潭、阿里山、台北港的高清太空视角;再比如,10月28日,新华社发布署名文章《署名文章:祖国必然统一势不可挡》。这是新华社连续三天以“钟台文”名义发布署名文章。
大家知道,作为中国的民用卫星,“吉林一号”的技术堪比军用卫星,甚至比一般国家的军用卫星更加先进。所以,这次我们通过“吉林一号”把台湾岛的高清卫星图像放出来,不仅给美国看,给台湾岛内以民进党为“显性台独”和国民党为“隐性台独”的整个台湾社会看,更是给包括欧洲、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在内的全世界看,即:台湾岛内的军事基地、战略资源、部署调动等尽收眼底,只要我们愿意,武力收台如同“在果盘中用牙签戳水果”一样轻松。
以上就是我们为应对最坏局面出现所做的诸多准备中的一项,对西方传递出的信号很清楚,即:要战就战,要摊牌就摊牌,要谈就好好谈,我们什么局面都能面对。对应的还是“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这三句话。只要西方没有“不可逆”的选择“彻底摊牌”“孤注一掷”,我们就建设不止。我们不能跟着对方的节奏走,我们要跟着自己的节奏。
●相比西方,只有我们在搞建设,带着东南亚国家搞建设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中的“边建设”很重要,西方,比如,美国,现在还搞建设吗?欧洲还搞建设吗?日本还搞建设吗?都没有。韩国更不用提了,全民炒股,全民炒房。有韩国媒体近日发文称,韩国首尔和首都圈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被韩央行认为超出了收入水平和稳定性,正侵蚀经济增长。
相比西方,只有我们在搞建设,带着东南亚国家搞建设。其中,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资料显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共涵盖9个领域,包括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标准和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竞争和消费者保护、中小微企业、经济技术合作。这是国际社会为应对最坏局面,随时准备启动“最低限度经济内循环”及“循环升级”所作出的最新努力。
想加入东方漫谈【闭门直播】的网友请添加微信:DFBM2025
【闭门直播时间】每周六晚20:30~23:00,主要为东方漫谈公开直播不方便讲的内容,并解答网友关切的时政、经济、社会热点等问题。一年共48次直播。注:闭门直播与每日音频或不可避免有部分重合内容,介意者慎拍。
【闭门直播优惠购买链接】![]()
https://tcuax.xetlk.com/s/1pamwE
购买成功的小伙伴可以联系小助理进闭门专属群,小助理微信:DFBM2025 或识别二维码关注

-
《衍射-东方音频讨论-AI版-经济部分》星期三 2025年...
2025-10-30 -
东方时事解读QQ群讨论纪要-详细版(2022-10-20)
2022-10-20 -
东方时事解读-等待性质的新闻-【第2022-279-280期】
2022-04-24 -
东方-时事漫谈 2021年05月21日
2021-05-24 -
东方-经济视点【第2021-029】
2021-05-16 -
东方-时事漫谈2021年04月03日
2021-04-04 -
东方-时事云评【第20201215-264期】
2020-12-20 -
东方-时事云评【第20201207-259期】
2020-12-16 -
2020年12月15日-测试001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