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事解读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10月20日【第2025-1356期】

发布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5-10-21


美国“700万人和平游行”的背后会是乌克兰“颜色革命”的翻版吗?


新闻报道

 

10月18日,全美各地再次爆发大规模反特朗普集会。约700万名抗议者走上街头,在“不要国王””的口号中宣泄着对特朗普的愤怒。

 

讨论纪要

 

情绪失控的佩洛西与当众爆粗口的莱维特

 

我们注意到10月18日,全美各地再次爆发大规模反特朗普集会的新闻报道

在正式讨论这一新闻报道前,我们不妨先来看两则发生在美国政界的令人啼笑皆非的趣闻。

 

10月15日,美国国会大厦外,一名女记者与85岁佩洛西的激烈交锋,瞬间引爆全网。

 

当佩洛西在助手搀扶下正准备离开时,一名记者上前追问她对共和党主导的“国会山骚乱”新调查是否担忧。见佩洛西对此问题没有理睬,这名记者随后又抛出了一个更为尖锐的问题:“为什么你在2021年1月6日拒绝派遣国民警卫队?”这个问题仿佛按下了佩洛西情绪失控的“引爆键”,她瞬间转身,情绪激动地指着记者连声斥责:“我从未拒绝派遣国民警卫队。是总统(注,特朗普第一任期)没有派他们来。你为什么带着共和党的说辞来这里,还摆出一副严肃记者的姿态?”

 

10月19日,某美国亲民主党媒体记者刚问完“为什么选择布达佩斯作为普特会地点”,卡罗琳·莱维特,这位美国史上最年轻的白宫新闻秘书,竟然扯着嘴角扔出一句:“你妈定的。”

 

对此,现场的其他几位记者下意识地扶了扶眼镜。有人后来回忆称,当时还以为是听错了,直到莱维特又补了一句:“你居然真把自己当个记者了,真有意思。”

 

已到“只问党派,不问是非”地步的美国内部恶斗

 

佩洛西是美国民主党人,而莱维特则是特朗普总统第二任期的白宫新闻秘书,两位都经常出没于美国政界核心圈,然而,其表现之拙劣还是让网友惊掉了下巴——美国的公众政治人物的言行难道都如此不堪吗?

 

对此,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也许她们平时都时候,或者说,在没有受到强烈刺激的时候并不会动辄情绪失控或者当众骂街,但随着美国内部恶斗进一步白热化,也许类似的事情以后会越来越常见。显然,对于“特朗普们”和“拜登们”而言,他们之间已经斗到了“只问党派,不问是非”的地步。

 

美国内部恶斗距离爆发美国内乱,比如,爆发内战,也许只差“一声枪响”

 

此前我们曾讨论过说美国无法在征收中国制造船只“港口费”的问题上持续下去,其中一个原因很是搞笑,那就是美国政府的“关门”闹剧已经进入到第18天,无人去执行征收“港口费”的工作。现在,似乎美国民主党人,或“拜登们”有些坐不住了。于是就有了开头新闻报道中提到的700万人走上街头的一幕。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爆发的第三次全国性示威,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由美国政府持续停摆产生的负面影响正波及越来越多的领域。与此同时,外界对特朗普动用军队镇压民主党主导城市的反对声日益高涨。共和党则谴责这场示威活动是“仇恨美国”集会。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尽管这次走上街头反对特朗普的人超过了700万,没有听到一声枪响。更准确一点说,尽管这些示威游行者遭到了美国军警宪特的拳头、警棍、辣椒水攻击,甚至有人遭到当街逮捕,但即便是这样,也没有一声枪响。

 

也许有的网友会说,美国民主党的组织能力还是很强的。在我们看来,网友的看法不无道理,但这种极强的组织能力也许在“特朗普们”眼中并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说不定,隐藏在这份极强组织能力的背后是“拜登们”在刻意营造“和平游行”的同时,正就如何诱导或嫁祸特朗普政府“率先开枪”谋划于密室之中。

 

如果700万人上街不够,那么7000万人呢?如果冲击白宫或国会山呢?试问,特朗普政府还能忍多久?还能往哪儿退?实在不行,把当年美国颠覆乌克兰亚努科维奇政府的那套手段拿出来,比如,分发饼干、衣物去收买人心;再比如,安排一些人员暗中向警方和示威游行者之间打黑枪。

 

当然,以上是我们“脑补”的一些情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美国的内部恶斗继续升级下去,届时,美国内部恶斗距离爆发美国内乱,比如,爆发内战,也许只差“一声枪响”。

 

“拜登们”此前为“特朗普们”围绕巴以问题设下的“陷阱”似乎起了作用

 

在继续展开讨论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10月19日,埃及新闻总署署长拉什万表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无意推进加沙停火协议的第二阶段,因其涉及更复杂的问题,包括哈马斯解除武装以及以军全面撤出加沙等

 

在正式对上述新闻报道展开讨论前,大家不妨共同回顾一段此前的相关讨论。在2025年10月16日,第1352期的讨论中,我们曾就“无论从中东方向,还是从拉美方向进行综合观察,特朗普的耐心似乎都在快速消失”这一话题有过如下评估,即:

无独有偶,以希拉里为代表的美国民主党一干前政要纷纷对此前特朗普推动的巴以和谈大加赞赏。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显然,这种赞赏并非真心诚意地赞赏,而是“捧杀”。或者说,这更像事先安排好的一个陷阱,即:就在特朗普政府力推巴以和谈的关键时刻,更是在特朗普时间非常紧迫,务必在今年10月底,最晚11月中旬,做出一些新变化的关键时刻,有人在哈马斯那边“做了手脚”,以至于将本来谈的还可以的巴以和谈强行按下了“暂停键”。

 

剩下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只要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和谈被搅黄,那么此前“赞赏”特朗普的美国民主党人,或者说“拜登们”就会立刻换一副嘴脸,对特朗普政府口诛笔伐。

 

此外,“拜登们”夸赞“特朗普们”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蹭热度”。也就是说,“拜登们”对美国内部支持犹太极端复国主义的资本势力发出信号,即:如果把“特朗普们”搞下去,“拜登们”会比“特朗普们”更大力度支持以色列。即便在现在,支持以色列也离不开“拜登们”的配合,比如,在有关支持以色列的拨款问题上,有事好商量。至少这样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特朗普们”在推动哈马斯和以色列和谈这件事上的风头。不难看出,美国内部支持犹太极端复国主义的资本势力已经成为美国内部恶斗双方都不能忽视、更不敢轻易得罪的“关键少数”。

 

结合埃及方面指责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无意推进加沙停火协议的第二阶段的新闻报道和上述内容回顾,东方时事解读想要强调以下七点:

 

第一,从埃及新闻总署署长拉什万的相关表述来看,特朗普力推的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所谓“和谈”已被按下“暂停键”;

 

第二,“第一”的基础上,埃及方面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情绪。尽管拉什万表面上指责的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实际上明眼人都能看出,他指责的实际是美国特朗普政府;

 

第三,在“第二”的基础上,“拜登们”此前为“特朗普们”围绕巴以问题设下的“陷阱”似乎起到了作用,特朗普政府此前在这个问题上爬得有多高,现在摔得就有多狠。或者说,特朗普政府此前在这个问题上有多风光,多露脸,现在就有多尴尬,多丢人;

 

第四,在“第三”的基础上,美国内部支持犹太极端复国主义的资本势力对特朗普政府的态度也将从原来的支持和赞赏变为反对和指责,这对于醉心于内部恶斗的“拜登们”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但对于同样醉心于内部恶斗的“特朗普们”来说则绝非幸事;

 

第五,鉴于特朗普力推的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所谓“和谈”已被按下“暂停键”,对特朗普政府感到不满的除了中东相关国家,如,埃及,之外,当然还有围绕中东问题,尤其是乌克兰问题与美国之间关系极其微妙且复杂的欧盟;

 

第六,“第五”的基础上,鉴于目前特朗普政府围绕商贸战问题近乎和中国闹到了快要撕破脸的地步,也就是鉴于目前中美关系不但没有丝毫缓和的迹象反而变得更加紧张,基于围绕乌克兰问题,中东问题,本就是一对儿“葫芦和瓢”的俄美关系和欧美关系,在欧美关系围绕中东问题,尤其是乌克兰问题变得更加微妙复杂的同时,俄美关系同样变得更加微妙和复杂;

 

第七,“第六”的基础上,这两组“更加微妙和复杂”意味着,基于美国内部恶斗只有更激烈,没有最激烈的残酷现实,急于掌握内斗主导权的“特朗普们”对欧盟和俄罗斯,尤其是俄罗斯,有求于人的地方越来越多,比如,关键时刻“华丽转身”,通过再次军事打击伊朗,尤其是伊朗核设施,瞄着将局势向“波斯湾大乱”方向引导再玩“双向讹诈,内外摊牌”。而对方趁此机会想要从美国手中淘换自己急需相关利益的动机也越来越强,比如,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利益诉求,俄罗斯在有效重返叙利亚问题上的利益诉求,俄罗斯在确保“土耳其流”安全问题上的利益诉求等等。

 

美国总统特朗普俨然成为俄罗斯的外交部长

 

在继续展开讨论前,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10月1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8个月内第三次到访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从此次会晤后的媒体报道来看,似乎“风平浪静”,不过几天后,又有“大瓜”惊现

 

上述新闻报道中提及的“大瓜”指的是10月19日英国媒体爆料的有关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会面不欢而散的这件事儿。媒体爆料称,泽连斯基访问白宫期间,特朗普的乌克兰政策“突然”180度大转弯,特朗普强硬要求泽连斯基按照俄方要求立刻停火并割让相关地区的主权等等。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如此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上一节我们讨论的,特朗普政府主导的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和谈”陷入僵局,中美关系因贸易战实质性升级而进一步恶化,仍然是一对儿“葫芦和瓢”的欧美、俄美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一系列事件组成的综合背景下,尤其在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和谈”陷入僵局,欧盟对此感到强烈不满的背景下,特朗普似乎只能更多“倾听”甚至去刻意“迎合”俄方围绕乌克兰问题,中东问题提出的利益要求。以至于按照媒体的说法,特朗普对泽连斯基反复提及普京的要求,要求乌克兰按此照办,俨然一副俄罗斯外交部长的模样。

 

在美国内部恶斗中,除非一种情况,否则“特朗普们”和“拜登们”绝不会选择后退分毫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从特朗普政府主导的以色列和哈马斯“和谈”陷入僵局到特朗普的乌克兰政策“画风突转”,从原来承诺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到乌克兰必须完全接受俄罗斯要求停火停战,再到美国700万人上街、尽管遭到军警宪特镇压也“一枪不放”,恐怕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或者说特朗普政府陷入空前外交困境的背后,都离不开“拜登们”的鬼影。

 

对此,“特朗普们”当然是心知肚明,于是也就有了美国正副总统,也就是特朗普和万斯玩的AI梗,即:特朗普驾驶战机用“粪便炸弹”轰炸民众和佩洛西带领一干民主党政要,也就是“拜登们”面对头戴王冠的特朗普跪地求饶。再加上网传的“特朗普专机刚从白宫起飞,一支貌似用于瞄准的激光突然照射过来”以及“万斯车队遭到美军演习弹片袭击”等各种消息综合观察,美国内部恶斗中的双方正迎面相撞。

 

且在我们看来,某种意义上,这种迎面相撞要比中美商贸战实质性升级下的迎面相撞更为凶险。原因很简单,特朗普为了内斗,万不得已,是可能在中美之间选择后退的。但在美国内部恶斗中,“特朗普们”和“拜登们”绝不会选择后退,除非特朗普想办法敲定中美关系阶段性有效缓和(注,时间不多了,最晚到2026年春节前后),美国可以相对安全地开启史无前例规模的,公开正式“印钱”,看在钱的面子上,“拜登们”有可能后退。

 

美国已经对我们发动了战略性网络攻击,但最终以彻底失败告终

 

在本次讨论的最后,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是“北京时间”的发播运转单位,为国家通信、金融、电力、交通、测绘、国防等行业提供高精度授时服务。但是这一单位也成了美国网络攻击入侵的目标。近期,国家安全机关公开美国国家安全局对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实施的重大网络攻击案。

 

国家安全机关介绍,经调查美方针对国家授时中心的网络攻击活动长期蛰伏、高度隐匿,甚至动用了国家级网络间谍武器。这种刺探和入侵,从一开始就被国家安全机关察觉和掌握。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所谓“这种刺探和入侵,从一开始就被国家安全机关察觉和掌握”实际上指的是一条对方对中国致命要害部门、单位发动“网络战”的一条“时间线”,即:2022年起,美方首先利用境外某品牌手机短信服务漏洞,秘密控制国家授时中心多名工作人员的手机,窃取手机内存储的敏感资料。2023年4月,美方又多次利用窃取的登录凭证,入侵国家授时中心计算机,刺探该中心网络系统建设情况。国家安全机关调查发现,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美方又专门部署新型网络作战平台,先后启用42款特种网攻武器,对国家授时中心多个内部网络系统实施高烈度攻击,伺机进一步渗透至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

 

讨论到这里,我们不妨就此前东方时事解读围绕“北斗系统”做出的相关评估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通过回顾大家可以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北斗系统”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西方邪恶势力要通过“网络战”攻击我们的授时中心。

 

第一段内容回顾,摘自《东方时事解读·时事漫谈》2019年12月30日,内容如下:

 

没有北斗,意味着中国的5G无非是给西方配套,美国(西方)根本就不怕中国的5G

 

北斗的意义无以复加,非常非常重要。甚至跟大家举个例子,如果中国现在没有北斗的话,中国华为中兴移动的5G,虽然取得了领先,西方根本不会害怕我们的5G为什么?因为中国没有卫星导航,意味着我们的5G最关键的部分环节掐在他的手上,比如说授时、定位。

 

此外,5G有个具体应用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没有GPS或者北斗这类的卫星导航自动驾驶搞不成的,所以美国(西方)根本不怕我们

 

如果我们没有卫星导航授时,高铁电网调度等都会出问题。所以,如果我们没有北斗,意味着中国的5G无非是给西方配套的东西,美国(西方)根本就不怕中国的这个5G从这个角度上看,北斗是何等的重要。

 

第二段内容回顾,摘自《豆包财经*要点财经点评》2022年12月16日,内容如下:

 

【北斗全面超越GPS,主导国内导航定位】

 

据媒体12月15日报道,北斗卫星在高德地图的日均使用量已超2100亿次,调用北斗卫星较排名第二的GPS多出30%,已超越GPS全面主导中国国内的导航应用定位。最新上线的北斗卫星定位查询系统,具备能够为用户精准读秒的“黑科技”红绿灯倒计时等。

 

点评:北斗的军用意义不言而喻,西方动不动掐GPS这一招再也不好使了,民用方面,意味着中国从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转向的一个基本条件已具备。从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研发北斗要比芯片难得多,特别是授时与定位,如果中国只有5G,而没有北斗,西方也不会如此狗急跳墙围堵华为,围堵华为的背后,实际上忌惮的是北斗,也正因为中国有了北斗这样的国之重器,也才让西方直到今天都不敢彻底摊牌。

 

结合上面两段内容回顾,东方时事解读想要再次强调的是,此前我们说,北斗系统的研发我们靠自己的力量做出来的,其难度比研制芯片更难,或者说,自研芯片这块的确很难,但与“北斗系统”相比,技术难度只不过相当于“子工程”(注,“北斗系统”最难的在于“原子钟”)。这本身就说明我国自研芯片这块不存在所谓“致命性技术瓶颈”。此外,我们也强调,直到今天,如果没有“北斗系统”,美国根本不会去找华为那么大的麻烦。

 

也许讨论到这里,大家不难感觉到,为什么,2022年我们侦破但没有说破,就是因为我们那个时候的软硬件系统还未实质性突破,对方是能对我们“卡脖子”的,直到华为Mate60系列手机横空出世。毫不夸张地说,在此前我们的手机系统、部分电脑系统,网络系统对美国就是“透明”的。现在,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有处理这件事的资本了。

 

值得大家注意的还有一段描述内容,即:在华为Mate60系列手机出世后,通过“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美方又专门部署新型网络作战平台,先后启用42款特种网攻武器,对国家授时中心多个内部网络系统实施高烈度攻击,伺机进一步渗透至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

 

不难看出,华为Mate60系列手机横空出世后,对方显然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于是,当月,也就是2023年8月份,立刻更换了攻击手段。或者说,对方明确感觉到,中国此时或有能力对其网络攻击进行有效防御,所以,他们要抓住最后的侵入机会,隐藏自己,以便在关键时刻破坏中国的授时系统。不难想象的是,如果不能保证授时系统的独立性,中国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将瞬间全面瘫痪。

 

今天,我们通过高调报道“国家安全机关公开美国国家安全局对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实施的重大网络攻击案”,就是明确向全世界发出信息,即:第一,美国虽然已经对我们悍然发动了战略性网络攻击,但最终以彻底失败告终;第二,以后中国如何反击美国都毫不过分。美国敢做“初一”,中国就做“十五”,这也是对西方邪恶势力发出的强烈警告。

 

特朗普在中美贸易战问题上“嘴软”,能换取中国放松稀土管制吗?

 

新闻报道

 

10月16日,黄仁勋表示,由于美国实施出口管制,该公司在华高端芯片市场份额已从95%降至0%。

 

10月17日,媒体报道称,美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计划退出其在中国的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业务。

 

10月20日,特朗普透露,华盛顿可能会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但同时寻求北京改变对稀土金属的立场,并恢复采购美国大豆。

 

10月20日,统计局发布数据,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

 

讨论纪要

 

就以上几条新闻报道,我们不妨顺次讨论。

 

首先,我们聊聊英伟达和美光的事情。按照新闻报道的描述,英伟达已经彻底丢掉了中国高端芯片市场。当然,一些基础产品,比如,台式机、笔记本用的普通显卡还在销售。

 

至于美光,曾经被中国修理过。2023年5月,其在华销售的相关产品因存在较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隐患,未能通过中国网络安全审查。中国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依法作出不予通过审查的结论,并要求国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停止采购美光产品。到今天,两年半时间过去了,美光才宣布其在中国的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业务。在我们看来,这或与以中国长江存储为代表的硬件系统的全面成熟密切相关,其不仅性能优于美光同类产品,且不存在安全隐患。

 

如果结合英伟达失去了全部中国高端芯片市场,以及官方媒体《鸿蒙星光盛典》定档11月28日等消息综合观察,显然,中国无论在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已经做好了随时和美国“脱钩、断链”的准备。而基于美国政府网络攻击中国授时中心这种性质极度恶劣行径,中国无论进行怎样反击都不为过。需要强调的是,以英伟达、美光为例,如果美方继续肆意挑衅,肆意施压,甚至通过长期“网络战”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那美方一定“求锤得锤”,一旦中美经济真的走到彻底摊牌的那一步,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美方自己承担。

 

其次,我们简单说说特朗普就关税问题放软话,以及中美两国元首是否可能在韩国APEC峰会期间会晤的事情。

 

对于中美两国元首是否会在韩国会晤这个问题,我们仍然坚持此前的相关看法,也就是建议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不必前往韩国,即:第一,和特朗普政府这种流氓政府没什么好谈的;第二,此前,中国曾邀请韩国总统李在明参加“9·3阅兵”,结果李在明经过所谓“综合权衡”最终还是未来参加,仅此一点,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就可以不去韩国亲自参会。

 


这种软话的意图在于:第一,金融维稳;第二,赚钱


此外,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特朗普就关税问题放华盛顿可能会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但同时寻求北京改变对稀土金属的立场,并恢复采购美国大豆”这种软话的主要意图在于,即:第一,金融维稳;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继续为特朗普小集团赚钱。道理很简单,股市不能总做空,尤其在美国股市承受重压的情况下,同时要在股市止跌的同时也要反手做多。至于特朗普所说,用降低关税换取中国放开三稀金属相关制品的出口管制,在我们看来,是白日做梦。中国早就说过,稀土不是用来做交易的。中国管制稀土无关贸易谈判,更何况,关税战是美方挑起的,如今想要用凭空造牌去“空手套白狼”,岂非痴人说梦?特朗普最好认清一点,这次是美国主动挑衅在前,这次中国是当真的,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最好牢记达利欧那句话:这次中国是有意打爆美国股市。

 

当然,特朗普如果真的想要稀土,尤其是军用稀土,可以!在我们的观察中,只要满足东方时事解读所建议的那两个前置条件,即:要么全面解禁华为,要么实质性让渡西太。如果特朗普政府做不到或不想做,那就请“出门左转”,多说无益。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关于中方的稀土管制措施,并不像美方所污蔑的那样所谓“与世界为敌”。只要符合中国相关规定的出口申请照样能批。所谓“符合中国相关规定”,以波音为例加以说明。如果是波音公司用于正常民用生产客机所用稀土相关制品,中国当然可以审批。但是,如果负责生产民品的那部门波音公司违反中国相关规定将这些稀土制品私下转给波音防务、洛马、雷神等受到中方制裁的美国军工企业,那么波音就会受到连带制裁,届时不要抱怨中国不再审批波音任何稀土相关制品出口申请就是!我们这是和美国学的“长臂管辖”,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最后,我们聊聊中国第三季度相关经济数据的事情。

 

从相关新闻报道提供的经济数据来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旧很大。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的经济情况表现不太理想,和当前国际局势后续发展因美国内部恶斗不断带来的极大不确定性,以及世界经济总体环境不断恶化密切相关。此外,中国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相较于完成调整和转型,仍需时间。毕竟我国目前还有相当部分人口从事的还是传统行业的相关工作,而这些传统行业的相当部分的现状用“非常困难”形容毫不为过。这也是东方时事解读反复强调,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仍以追求“河渡人”为最优战略选项的原因所在。我们一方面要彻底打倒美帝国主义,另一方面、也要尽量避免美国内乱、甚至内战不受控制、全面外溢的情况出现,尽量争取更多的和平建设的时间,一切以国际社会的核心利益为唯一依归。毕竟美国是全球性霸权国家,如果美国因内部恶斗失控导致内乱,爆发内战,且向全世界各个方向,各个层面外溢,其客观上,必然从传统安全层面的巨大破坏性、去形成对非传统安全层面的重大冲击、也就是对全球经济造成更加重大的冲击。如此一来,我们尽力争取更长的和平经济建设过程就可能被打断。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如果特朗普政府知难而退,在中美经济彻底走向摊牌之最后的时间窗口结束前,也就是2025年10月底,最晚11月中旬之前有所补救,那么2025年我国的经济增长仍可能超过5%。如果中美经济在2025年10月底、最晚至11月中旬之前摊牌,那么2025年我国经济增长或受到一定影响,比如,低于5%。如果在2025年11月中旬之后,甚至到12月底摊牌,对我国经济影响相对有限,有可能2025年的经济增长率还会达到5%。